春耕一線觀察丨數字賦能、節本減“肥”……農業綠色生產促增收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對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率先開展全要素全鏈條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方案明確,以長江、黃河流域為重點,依托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機制,以投入品使用減量增效、農業廢棄物有效利用、生態循環模式初步形成為目標,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減量、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末端治理、農業生態系統循環暢通等8項重點任務,細化了有關工作舉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各地在具體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有什么好辦法來防止農業面源污染呢?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春耕第一線的田間地頭看看。
節本減“肥”
綠色生產促增收
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化肥、農藥、地膜等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產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等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今年的春耕,各地正在通過推廣綠色肥料和水肥一體化新技術,減“肥”增效,助力農業增產增收。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芒果主產區之一,也是全國芒果最早成熟的地區。眼下,海南芒果已開始收獲,三亞芒果種植戶姚朝院告訴記者,今年他的2000多畝芒果不僅獲得豐收,而且施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海南省三亞市芒果種植戶 姚朝院:我們后來換了新型的綠色肥料之后,我們發現我們的成本降下來的。(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成本相比過去能降低多少?)能降低30%左右,產量和品質大概也能提升到30%。
肥料是芒果生長發育的必要養分來源,缺乏肥料會導致芒果產量降低、品質下降。過去,很多果農認為多施肥就能高產,導致海南芒果施肥量大,土壤板結,不僅成本增加,芒果品質也逐漸變差。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當地農業部門攜手肥料公司,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研制開發出專門的綠色肥料。為了讓農民相信,肥料公司還專門種了試驗田。
中國海油化學公司營銷華南分公司市場農化部經理 李正賢:這個就是我們的芒果試驗地,經過這個對比試驗,他(果農)認為我們的方案比較好很多。為什么?因為我們把它的用肥量降低,而且產量提升了,而且果的品質比以前也更好了。
設施蔬菜是新疆墨玉縣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今年,當地在測土配方施肥基礎上,推出測“菜”施肥的新舉措,就是根據蔬菜的出花期和蔬菜的蓬勃期,通過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新技術,針對缺少的微量元素和其他維生素,定向定量施農家有機肥。
新疆墨玉縣聚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王永生:不但產量能增加10%,蔬菜的銷售價格也增加8%左右,蔬菜上市時間的貨架期能延長7天左右,我們增施農家肥和(采用)水肥精細管理系統,蔬菜的口感和品質有很好的提高。
游客 郭志偉:現場采摘,西紅柿,辣椒,西紅柿吃著非常新鮮,味道非常好。
目前,各地正在進一步減少農用化肥施用總量,提高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到2025年,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等養分結構更加合理,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現穩中有降,全國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
綠色防控
打造生態安全茶
眼下正是明前茶采摘的最佳時節,病蟲害對茶葉品質影響很大,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各地正在采用綠色防控技術,在減少農藥使用的同時,防治病蟲害,打造生態安全茶。
四川巴中平昌縣是全國三大富硒茶產業帶之一,在平昌縣三十二梁鎮茶葉基地,茶廠正組織村民采摘茶樹新芽,數十名工人分散在一排排茶壟中,穿梭于茶林之間,熟練地采摘明前茶。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三十二梁茶園負責人 蔡方儒:我們采用生物防治技術防治病蟲害,不用農藥,今年春茶品質好,市場價格高,每斤鮮葉能達到120多元。
在三十二梁鎮,有三十二道山梁縱橫交錯,日照充足、雨水豐沛,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非常適合發展生態茶葉。為了不對這里的環境造成破壞,當地在茶園內安置生物全降解誘蟲板,風吸式殺蟲燈,開展無人機綠色生物飛防作業,實現茶園綠色健康發展。
按照農業農村部的部署,今年在全國茶葉主產區集成推廣赤眼蜂、捕食螨、麗蚜小蜂等天敵生物控制手段,在茶葉優勢產區開展全程綠色防控試點,集成推廣“生態調控+生物防治+替代用藥”等150多套綠色高效技術模式。
數字賦能
助力農業綠色生產
除了“控肥增效”“控藥減害”等措施,要從源頭消除農業面源污染,更重要的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今年春耕,各地正在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統,賦能農業綠色生產的各個環節。
總臺央視記者 陳燁煒:我現在是在山東德州的夏津縣,在我身后,老鄉們正在通過當地打造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地埋式智能伸縮噴灌設施,利用手機操作,對小麥進行澆灌。
趙長凱是夏津縣雷集鎮劉憲莊村的一名種糧大戶,種了300畝小麥,他告訴記者,原來他澆返青水都是大水漫灌,需要7到10天才能完成,現在用這套新系統,精準澆灌,48小時就能澆勻澆透。
山東省夏津縣雷集鎮劉憲莊種糧大戶 趙長凱:我這300多畝地,按往年一年澆四五(遍)水來算,可以節約人工在150到200元之間。
這種地埋式伸縮噴灌是一種不影響田間耕作的新型噴灌,灌溉時伸出地面80厘米,灌溉完畢縮回地下40厘米,不會影響任何田間作業。這套智能噴灌系統目前已直接接入當地農業智慧云平臺系統,根據小麥需求規律、土壤水分、土壤性質等條件,農戶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定時定量灌溉,節水率能夠達到50%以上,省時省工,每畝地可節約成本在150元以上。
好種出好苗,好秧半年糧。眼下正值黑龍江水稻催芽階段。今年在虎林市墾地合作的這家水稻智能浸種催芽基地,由于采用了雙氧技術進行催芽,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精準度高,實現了48小時催芽出箱。
虎林市墾地合作慶豐分公司水稻智能催芽基地負責人 劉旭超:一方面種子出箱可精準控制,一方面能夠保證芽齊芽壯,第一批預計在4月1日左右出箱。
據了解,智能化浸種催芽基地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溫控操作采用智能化自動化控制,針對箱內水的溫度、高度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生產全程可視、可控、可追溯,確保種植戶用上“放心種”。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春耕一線觀察丨數字賦能、節本減“肥”...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對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率... -
世界消息!創意海報丨蒼穹巨靈·候鳥篇
天津,渤海灣畔的北方經濟重鎮也是全球8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東亞... -
國內最大液化天然氣儲罐主體結構完工 ...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昨天(31日),國內最大容積液化天然氣儲罐內罐... -
“圓夢乘組”在軌滿四月 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3... -
方便群眾生活 提升城市溫度——全國多...
新華社報道以居住小區為中心,步行15分鐘就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是... -
2022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布2022年“最美高校...
- 春耕一線觀察丨數字賦能、節本減“肥”……2023-04-01
- 2022年度“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結果出爐2023-04-01
- 世界消息!創意海報丨蒼穹巨靈·候鳥篇2023-04-01
- 環球熱消息:南漳:春意正濃茶飄香 茶農搶2023-04-01
- 涉嫌泄露個人隱私,ChatGPT在意大利被封禁2023-04-01
- “保障新發展 法治惠民生”辦實事案例集中2023-04-01
- 拉丁文數字1到20_拉丁文數字 時訊2023-04-01
- 天天滾動:長三角鐵路將迎來春游運輸客流最2023-04-01
- 最新快訊!福建漳州加快發展清潔能源 光伏2023-04-01
- 國家外匯局:2022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271772023-04-01
- 銀保監會:5月起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2023-04-01
- 國家外匯管理局:我國外債規模保持基本穩定2023-04-01
- 馬斯克74歲母親來武漢游玩,社交平臺上分享2023-04-01
- 特朗普將于下周二出庭受審,但不會戴手銬,2023-04-01
- 張國榮逝世20周年,粉絲趕赴香港悼念,人們2023-04-01
- Hello,world!飛往歐洲的首趟國際貨運航班2023-04-01
- 世界訊息:定位全路況電動SUV 奇瑞iCar S2023-04-01
- 電腦定時提醒軟件_電腦定時提醒2023-04-01
- “油電同價 顛覆燃油”秦PLUS DM-i 20232023-04-01
- 啟明信息:啟明吉e充一汽鑄鍛充電場站正式2023-04-01
- 環球速讀:4月高端SUV銷量排行榜出爐,BBA2023-04-01
- 2023長三角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加工技術博覽會2023-04-01
- 世界訊息:南航復航哈爾濱至日本兩條航線2023-04-01
- 天天微動態丨?2023年一季度三峽-葛洲壩航2023-04-01
- 長三角鐵路4月1日起實施第二季度列車運行圖2023-04-01
- 全球快看點丨財政政策適當靠前發力 一季度2023-04-01
- 焦點資訊:券商監管條例擬修訂:加強對股東2023-04-01
- 國內最大液化天然氣儲罐主體結構完工 將于2023-04-01
- “圓夢乘組”在軌滿四月 各項工作穩步推進2023-04-01
- 方便群眾生活 提升城市溫度——全國多地建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