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到底丨科技賦能春耕 田間地頭有哪些“新科技”? 環球觀熱點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一日春耕十日糧,十日春耕谷滿倉。”現在正是春耕大忙的時間,不過通過剛才的短片,不知道您發現沒有,如今的田間地頭,農民勞碌的身影越來越少,農機隆隆作響的聲音越來越多,各路機器人的干勁兒越來越足。北斗衛星、無人駕駛、田間氣象站等等新科技為春耕助力賦能,讓現在的田間地頭充滿了“科技范兒”。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的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將達到75%。如何對農作物遠程“把脈問診”?新農人如何當起“甩手掌柜”?田野上都還有哪些“科技范兒”?接下來進入今天的一問到底。
新式播種機插秧機 北斗導航是“標配”
眼下,全國各地的農田里正上演著一場“機器人大作戰”。我們先來看看田間地頭現在多了哪些新機器人?
(相關資料圖)
我們先去新疆看看——自帶北斗導航的播種機。在新疆昌吉瑪納斯縣六戶地鎮的千畝春小麥種植基地,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大馬力拖拉機,帶著改良后的新式播種機,正在進行春小麥播種。這種播種機可按照預先設定的線路進行精量播種,而且覆土、鋪設滴灌帶也同步完成,不僅實現了全程機械化,還提高了作業精度和效率,每天可比傳統播種機多播50畝地左右。
接下來我們再去江西看看。隨著各種智能化新技術的運用,江西永新縣春耕生產沖出了“加速度”,提前進入早稻插秧期。插秧機在農機手的操控下在農田里來回穿梭,將剛剛長成的第一批秧苗整齊地插入泥土中。每臺插秧機還裝上了最新的北斗系統,在遠端就可以實現農機作業全過程管理。智能化、機械化的運用能夠讓糧食產量增長10%。
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育秧過程也升級了“新版本”。在江西省吉安市醪橋鎮黃泥洞智能化育秧工廠,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地擺放在自動育秧苗床上,一排排自動化循環育秧設備正全天候運行,隨著機器的運轉,勻速地上下運動,讓秧苗輪換獲得更好的陽光照射。機器還可以自動噴水、施肥,有了它們幫忙,一個人就可以管理6000畝的秧苗。
采茶人為何能當"甩手掌柜"?
農業科技的運用打開了種田人的新空間,我們再去采茶園看看。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旺季,各地的茶農都在忙著采摘茶芽。不過您知道嗎?現在采茶人也能當“甩手掌柜”了。為了幫助茶農提產增收,當地聯合高校機器人團隊,經過不斷嘗試、改進,研發出了自主識別茶樹芽葉的智能采茶機器人。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浙江杭州的茶園里看看。
總臺記者 馮小潔:我現在是在杭州西湖邊的茶園里,現在是清明節前,正是采春茶的好時機,在這片茶園里,除了我身后忙碌的采茶工人外,還有一位特殊的“采茶小工”,這就是智能采茶機器人。
要在茂密的茶樹枝中識別嫩芽,采茶工人憑借的是豐富的經驗,而這臺智能采茶機器人借助的是人工智能,通過配備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識別模型,可以不斷學習儲存芽葉形態特征,實現茶樹嫩芽自動識別。
眼前,這臺機器人已經更新到了第五代,團隊也遇到了許多技術難點。
浙江理工大學教授 武傳宇:那么這個最大的問題是在于,我們茶葉的顏色和它的背景色幾乎是一樣的,它沒有明顯區分。另外一個的話呢,這個目標是非常小的,我們最小的采摘的一個點的話呢,只有2個毫米左右。還有一個的話呢,我們茶園的這個綠地,有可能在山坡上,在平整地上的相對會少一些。
據了解,去年研發的第四代采茶機器人通過軌道,可以在高山地區使用,今年,第五代采茶機器人主要適用于丘陵緩坡地區的茶園,采用履帶的方式前后移動,上面的太陽能板可以在晴天時做到自供電,同時,有兩個機械臂,采茶時分兩步,一剪一吸,機械臂前端有一個小剪刀,定位找準芽葉的葉柄,剪開后機械臂末端的負壓吸管會將芽葉吸入茶簍。識別準確率從第四代的82%提高到86%、采茶成功率也從第四代的50%提高到60%以上。
采茶工 張仙琴:我采茶差不多有二十七八年了,這個嫩芽(采摘)我們手工采的話,一天快的人(采)五六斤,慢的人(采)兩斤多。
目前,智能采茶機器人還處于實驗階段,第五代機器人采一顆芽葉的時間在1.5秒左右,1小時可以采摘約2400顆芽葉,而人工1小時平均可以采摘4000顆芽葉,在數量上人工暫時領先于機器的采摘效率。未來,團隊會繼續改進采茶機器人,提高效率等,并以期達到將采茶機器人推廣應用的目標。
農機服務如何實現“一條龍”?
農業機械讓農民朋友“解放”了雙手,當起了“甩手掌柜”,而農業合作社更是推出了“一條龍服務”。這兩天,在湖南湘潭和郴州等地,當地正在推廣一項農機服務,從預約、下單、上門到服務,只需打個電話或者輕點手機屏幕,大大方便了農民朋友。下面就到現場去看一看。
在湖南湘潭縣青山橋鎮,旋耕機正在水稻田里進行第二輪旋耕,一周后,第一批早稻秧苗就可以下地機插。依托剛剛成立的湖南省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大聯盟,種糧戶不用再自己購買農機,只需一個電話,農機就可以送到田邊為種糧戶提供農機服務。
湖南湘潭縣青山橋鎮種糧大戶 彭超良:通過這個供銷社大聯盟,我們只用一個電話,就能調動七八臺機械到田邊,在節約我們耕作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種糧效益。
在郴州安仁縣康平村,種糧戶謝映暉正通過手機在線預約翻耕機和農機手,為即將到來的翻耕工作做準備。今年,謝映暉又流轉了200畝土地種植水稻,因自家設備不夠用,他在網上提前預約了農機設備。
湖南郴州安仁縣牌樓鄉康平村種糧戶 謝映暉:現在我們通過網上下單,到了作業的時候也不怕找不到機子,不會耽誤我的播種季節。
目前,農機在線預約服務范圍已涵蓋安仁縣所有鄉鎮。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一問到底丨科技賦能春耕 田間地頭有哪...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一日春耕十日糧,十日春耕谷滿倉。”現在正是... -
世界速讀:各地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眼下,各地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助力經... -
【全球熱聞】搶抓好農時 各地春耕備耕忙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前正值春耕生產關鍵時節,各地搶抓農時,做好... -
環球要聞:5月1日后 杭州錢塘區57000名...
3月30日,錢塘區教育局開展了中小學學生“舒心躺睡”專項工作推進會... -
關注體育新業態新發展 智慧體育助老年...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春意漸濃,天氣轉暖,大家活動健身的熱情也高漲... -
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丨候鳥“機場”補給...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廣西北海市處在東亞—澳大利西亞全球候鳥重要的...
- 一問到底丨科技賦能春耕 田間地頭有哪些“2023-03-31
- 世界速讀:各地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2023-03-31
- 【全球熱聞】搶抓好農時 各地春耕備耕忙2023-03-31
- 李亞鵬出什么事了父奉化疫情最新狀況_李亞2023-03-31
- 讓代表履職更專更精 環球播報2023-03-31
- 環球新資訊:東莞五菱榮光限時促銷,最高優2023-03-31
- 頭條:五菱宣傳終身OTA,突然沒了?車主還2023-03-31
- 比亞迪F品牌諜照曝光 6月發布 預計40萬起2023-03-31
- 環球要聞:5月1日后 杭州錢塘區57000名學2023-03-31
- 關注體育新業態新發展 智慧體育助老年人享2023-03-31
- 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丨候鳥“機場”補給全攻2023-03-31
- 以魚為媒 與鄂共享 山東水產品由“海”入2023-03-31
- 共赴“櫻花之約”援鄂醫療隊向省檔案館捐獻2023-03-31
- “勁牌陽光學子”培養計劃啟動,19年公益助2023-03-31
- “大走訪 大調研 大服務 大解題”專項行2023-03-31
- 重創新 助低碳 興業銀行紹興分行綠色金融2023-03-31
- 當前視點!阿富汗禁止女孩上學_阿富汗禁止2023-03-31
- 全球快看:福建自貿區相關公司十強:2022年2023-03-31
- 最新:行走山水間,選哈弗赤兔相伴準沒錯!2023-03-31
- 市場調查:價格戰加重終端觀望情緒,3月前2023-03-31
- 世界熱訊:長城汽車:2023年凈利潤預期為602023-03-31
- 江蘇推進醫藥行業轉型“智能制造” 群鏈企2023-03-31
- 就在今晚!或將迎來今年最大降幅,加滿一箱2023-03-31
- 快遞業務量超千億件 “進村”“服務供應鏈2023-03-31
- 護欄玻璃缺失 00后女孩醉酒后墜樓身亡 法2023-03-31
- 世界報道:廣州乘坐地鐵不強制要求戴口罩 2023-03-31
- 即將開幕!2023首屆湖北恩施?咸豐森林馬拉2023-03-31
- 鄖西香口鄉“小庭院”成為“增收園”2023-03-31
- 西湖煎餅怎么做_西湖煎蛋2023-03-31
- 1加元等于多少人民幣(2023年3月31日)|環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