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聞:2023鄉村振興如何開局——農田之變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高標準農田,今天我們就聚焦“農田之變”,節目首先從一個新聞現場開始。
總臺記者走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 體驗科技之變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我們聽到這會兒還有機器轟鳴聲,馬上到前方,去問一下他們此時此刻正在干什么。
(資料圖片)
蔣樹林:這么晚為啥還干呢?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田施工隊 周天才:現在就是趕這個工期,馬上老百姓就要澆麥子了,所以說我們現在抓緊時間要把這個井做好。
蔣樹林:什么井?
周天才:就是這個項目井,高標農田這個項目井。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田施工隊 張振華:就是為了趕工期,讓老百姓早日用上這個水,可以澆麥子嘛。
搶農時,趕工期。剛才我們看到,深夜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興隆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工人們依然忙碌著。而記者深入了解后,進一步發現,這個在夜里施工的高標準農田里,還有很多新干法兒,“藏糧于地” 更要“藏糧于技”。接下來再次進入現場。
蔣樹林:夜里12點,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興隆村來了一個無人駕駛開溝機,無人駕駛主要靠的是眼前這塊面板,它的經度緯度,包括它的高程一直在變。我們來點一下這個衛星,也就是說在它作業的時候,此時此刻天上正有40顆衛星為它服務。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田施工隊技術員 黃彬:最主要的是我們國家北斗衛星,就相當于我們GPS定位系統,把AB點給它提前輸進去以后,就開始自主工作了,減少人力。
蔣樹林:這個開溝機的效率怎么樣?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負責人 楊亞偉:我們這個開溝機每分鐘能達到六到七米的速度,比人工,之前我們的人工來作業的情況下提高了將近十倍的效能。
蔣樹林:提高了這么多?
楊亞偉:對的,建設標準高,并且我們開溝機我們作業的地方又在機耕路上,并沒有占用我們的農田,也沒有破壞農作物。
蔣樹林: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開溝機夜晚工作的效率,大家來看,首先我們印象深的是開溝的平滑度非常平整,像刀子雕刻出來的一樣,另外它的開溝深度從目測上來看下,應該是在一米左右。
楊亞偉:把基礎設施給它做完善,并且把我們的每一米的地埋線給它做牢,并且每一米的地埋管道給它鋪設好,把每一口機井給它連通好,達到旱能澆,澇能排。
蔣樹林:像這樣的工程干了多長時間?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閆家林:現在干了有兩個多月了,倒排工期,每項工程都是倒排工期,爭取干好干實。
走進丘陵山區改造現場 看農田建設難點如何突圍
目前,全國已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高標準農田很大一部分就集中在地塊零散、水情復雜的丘陵山區,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張圖:這是江西全省正在改造中的高標準農田全景圖,可以清晰看到,許多需要改造的田塊位于丘陵地區,這也是江西今年中低產田改造的“主戰場”。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農建與耕護處副處長 楊智欽:我們經過10多年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江西平原地區農田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像這樣散落在丘陵山區的中低產田,它們大多數只能種一季,如果把它們改造好,就能種雙季稻,預計新增糧食產能10億斤以上,這就相當可觀了。
為了把這些散落在丘陵山區的中低產田面積計算清楚,江西創新使用數字化全過程監控,用圖斑的形式呈現這些位于丘陵地區的高標準農田。
根據圖斑的指引,記者來到了位于梅嶺山脈的安義縣長均鄉觀察村。在村民楊彩文的田塊里,我們看到當地鄉政府的工作人員正在田塊上測量面積,準備把楊彩文家的10多畝分散的小田塊納入下一次的高標準農田改造中。
比起提高生產效率,楊彩文更關心的是自家的“斗笠田”能不能有真正的改變。
江西安義長均鄉觀察村村民 楊彩文:光整田有啥用,咱這片地地勢不平,高度不一,天干地澇、澆水排水都是事兒,誰來灌水誰來清渠,這些誰給個說法?
安義縣長均鄉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一畝,零星分布在落差6米到10米的山坳里,大小不一,形狀也不規則,因此農田的排水問題,是梯田式高標田改造中最大的難點。
江西省安義縣長均鄉觀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劉荊芋:我們運用先進的數字建模的手段,對復雜多樣的山區中低產田進行數字畫像。
電腦里的這些排水涵管就是數字建模得來的參照物,根據不同地勢和地貌,施工方數字團隊拿出了相應的10多種排水方案設計,圍繞著排水口的大小,排水的速度和最終的效果,進行了詳細的方案比對。像這塊落差有20米左右的山地,施工人員就設計了5套不同的排水涵管埋設方案。
楊彩文:高標田建設我們農民沒有出一分錢,工程完工后我們自己種,旱澇保收,如果我們拿出去流轉,由原來的300塊錢一畝可以租到400、500塊錢。
截至目前,南昌市安義縣、贛州市會昌縣、吉安市永豐縣等85個項目縣建設進度過八成。項目建成后,江西省的高標準農田面積將超過全省耕地總面積的71%,全新升級的土地,也給這里糧食增產帶來新的空間。
總臺記者走進農業農村部 抓落實有哪些新舉措?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那么落實這些新要求,又有什么新舉措新辦法?
總臺央視記者 李卉:這里就是位于北京東三環外的農業農村部,關于一號文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很多內容,就是在這里完成匯總、分析、歸類和細化,并且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專項分析。從文件到落實,接下來該怎么干,我們一起去聽聽。
補上農田灌排設施短板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副司長 吳洪偉: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我們確定了年度建設任務是,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目前年度建設任務已經分解下達到各省份。下一步,我們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建成數量和建設質量并重、工程建設和地力提升并重的原則,按照旱、澇、漬和鹽堿綜合治理的要求,科學規劃田間灌排工程建設。配合水利部門加快水源工程建設、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加強田間水利工程與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銜接,形成從水源到田間完整的灌排體系,特別是解決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突出問題。
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吳洪偉:還有5億多畝永久基本農田,還沒有建成高標準農田,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不強、耕地質量不高這些問題。下一步要盡快編制完成實施方案,把建設任務細化到年度、落實到地塊、具體到項目,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不僅是農田,更要是“良田”,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任務很艱巨,要下大力氣扎實推進和落實,另外建設和管護同等重要,要做到建管并重,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不推諉責任不走過場,切實維護農民核心利益,把目標落實到每一塊田地上。
相關閱讀
-
世界要聞:2023鄉村振興如何開局——農...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 -
每日頭條!香港2022年底人口為733.32萬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
世界新資訊:商務部:在試點基礎上全面...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近年來,商務部積極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在全國... -
新華全媒+|4天蓋好一層樓!探秘“空中...
它讓露天工地變室內工廠,它讓建筑施工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它最快4... -
環球熱門:高新波委員——用心用情 教書...
人民日報報道“與學生交流,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課。”鼠標聲、鍵盤聲... -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傅聲雷:做好生態觀...
傅聲雷是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
- 世界要聞:2023鄉村振興如何開局——農田之2023-02-17
- 每日頭條!香港2022年底人口為733.32萬2023-02-17
- 克拉滕伯格奧利弗_克拉滕伯格_焦點速讀2023-02-17
- 濰坊師范學校春考_濰坊師范學校2023-02-17
- 江西省“守護花蕾”HPV疫苗捐贈項目正式啟動2023-02-17
- 世界觀天下!南昌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檢查2023-02-17
- 線上自習室空前火爆,真的能“好好學習”嗎2023-02-17
- 今年南昌開工建設中小學項目42個 擬新增學2023-02-17
- 短線操作一般是幾天?短線操作題材股注意事2023-02-17
- 世界看點:A股低開 醫藥商業、旅游酒店概2023-02-17
- 世界頭條:實控人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抓,公2023-02-17
- 股票持續下跌怎么辦?股市陷入跌勢要注意什2023-02-17
- 股票市盈率怎么計算?影響股票市盈率變化的2023-02-17
- 北交所轉板條件有哪些?北交所轉板是利好嗎2023-02-17
- 招商證券開戶傭金多少?股票開戶注意事項有2023-02-17
- 上證指數多少點算正常?上證指數歷史最高點2023-02-17
- 股票空倉和滿倉是什么意思?滿倉操作的條件2023-02-17
- 新股申購時間幾點結束?新股申購的條件有哪2023-02-17
- 環球觀焦點:鄭智將在正式退役之后繼續擔任2023-02-17
- 世界新資訊:商務部: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2023-02-17
- 新華全媒+|4天蓋好一層樓!探秘“空中造樓2023-02-17
- 環球熱門:高新波委員——用心用情 教書育2023-02-17
- 土耳其地震第十日,又有3人獲救2023-02-17
- 不當“富二代”,這位退役軍人將“破爛王”2023-02-17
-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傅聲雷:做好生態觀測 2023-02-17
- 湖北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赴東港村開展健康幫2023-02-17
- 焦點訪談:隱形冠軍 技高一籌 揚帆而上 2023-02-17
- 患者暖心贈錦旗 一場愛與信任的雙向奔赴_2023-02-17
- 2023年春運圓滿收官:武漢累計運送旅客928.2023-02-17
- 電池股票有哪些龍頭股?電池相關概念龍頭股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