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 實干見聞丨新墻河變化的背后|環球熱議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洞庭湖區的新墻河是湖區重要的補給水源之一,也是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重要節點。位于新墻河流域的岳陽縣打破原有的部門壁壘,統籌涉及生態保護的多個部門,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過程中,由原來的“九龍治水”變為“握指成拳”,新墻河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資料圖)
“九龍治水”變為“握指成拳”
春節剛過,湯安民和同事就開始了新墻河流域每周一次的濕地修復例行監測,并對流域內河道、植被恢復情況等進行巡查。
湯安民告訴記者,新墻河是洞庭湖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該河中下游面源污染,是Ⅳ類水水質,直接影響湖區的治理效果。原來縣里多個部門進行了各種整治,但開出的修復“藥方”,不僅沒治好“病”,有時候還自相矛盾。
2022年洞庭湖區啟動了新一輪的“山水”修復工程,岳陽縣同步成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指揮部,對新墻河流域水環境實施綜合整治,將涉及所有生態保護和修復職責的部門全部納入其中,打破了部門之間的壁壘,從原來的“九龍治水”變成了“握指成拳”,形成立體修復的格局。實施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治”“護”結合保濕地 智慧監管無死角
大家都聽說過護林員、護河員,在岳陽縣還有一群專門管理保護濕地的護濕員,那么,他們怎么管護新墻河兩岸的大片濕地呢?
初春正是栽種水草的黃金時間。這幾天,在新墻河兩岸濕地修復現場,記者看到,專家正在指導當地村民播種適合湖區生態需求的苔草、黑麥草等濕生植物,構建湖濱濕地植被群落。這也是新墻河流域今年首場大規模集中修復。
濕地修復關鍵在“治”,更在“護”,去年縣里組織湖區村民成立護濕員隊伍,劉慰第一個報了名。現在他每天都會騎著摩托車,帶上環保袋,巡護20公里河堤,防止破壞濕地和記錄生物多樣性是日常巡護的重要工作。在他的影響下,妻子王芳也成了一名志愿護濕員。護濕工作單調枯燥,夫妻倆卻堅持了下來。
為提高濕地管護力度和修復效率,去年,岳陽縣推行智慧+林長制,將護濕員全部納入林長制巡護系統,在此基礎上整合漁政局、砂石管理、蘆葦生產等部門監測系統,對全縣濕地面積實行全覆蓋、無死角的監管。
就在記者采訪時,劉慰夫妻倆發現了新情況。
劉慰仔細查看現場,一邊拿出手機拍照上傳到監測系統,妻子王芳則熟練地收拾遺留在現場的廢棄物。
岳陽縣護濕員 劉慰:因為這個時候是枯水季節,撒種子就是最好播種的時候,修復濕地的最佳時候,我要把這個問題反映上去,就是把坑整平一下之后才好播種。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新墻河流域濕地實行了網格化管理,越來越多的村民也自愿加入到義務護濕隊伍。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新墻河流域濕地面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達到7000多公頃。
數據共享 部門聯動 水清山綠
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把超標的水質含磷量降下來,而新墻河流域是湖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農業農村部門為了完成糧食生產任務,包括磷肥在內的各種化肥施用肯定少不了,曾經各說各有理的農業農村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怎么“一體化”地實現新墻河保護和修復的目標呢?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岳陽縣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拿著生態環境部門今年修訂后的磷、氮排放標準,與化肥生產廠家商量著化肥生產標準。
記者注意到,新的生產標準是專門為縣里的各個種糧大戶量身定制的。這里面氮磷含量指標都不盡相同,制定的依據則是生態環境部門的生態監測數值。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過去新墻河水體的磷氮指標偏高,30%以上是農業面源污染,大部分都是種養殖業過量投肥引起的。兩個部門的數據一打通,生態環境部門將監督標準前置,農業農村部門將技術服務前移,兩家都往前“走”一步,生態保護效果就往前跨了一大步。
曾經因為種養殖業過量投肥造成磷氮超標的新墻河,相關監測顯示,水中含磷量明顯降低,如今已由原來的Ⅳ類水質變為Ⅱ類水質。
河水變清了,也要讓山上的綠意更濃。新墻河流域有幾百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點,這些修復點是洞庭湖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之一。原來自然資源部門只管修復點的植綠,但缺乏后期管護。現在縣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緊密合作,將原來植綠的速生林調整為經濟林,并吸收當地村民承包養護。
這幾天,在公田鎮饒港村舉辦的300畝礦山復綠承包推介會上,十幾位村民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要大干一場。
新墻河之變是洞庭湖生態好轉的一個縮影,目前,湖南省沿湖縣市均成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項目工程指揮部,統籌協調轄區內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現已完成湖區生態保護修復面積2500公頃,其中,礦山生態修復面積120公頃,濕地生態修復面積350公頃,讓一湖清水注入長江。
相關閱讀
-
一線調研 實干見聞丨新墻河變化的背后|...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洞庭湖區的新墻河是湖區重要的補給水源之一,也... -
快消息!國家版權局:2021我國版權產業...
中新網2月15日電據國家版權局網站消息,“2021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 -
科研人員在湖北發現植物新物種巴山黃耆...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我國科... -
天天頭條:中疾控提醒:冬春季預防流行...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寶爸寶媽請注意!冬春季預防流行性腦膜炎很重要... -
考古基本確認陜西西頭遺址與守護西周王...
中新社西安2月15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15日從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獲... -
中疾控:在院新冠相關死亡病例超8萬,陽...
據統計,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2月9日,31個省區市醫療機構累計在院...
- 一線調研 實干見聞丨新墻河變化的背后|環2023-02-15
- 全球觀天下!男子患“怪病”靠冰水泡腳才能2023-02-15
- 【天天時快訊】190斤女子卵巢功能低下 埋2023-02-15
- 天天熱資訊!先天性白內障被誤認為近視,72023-02-15
- 環球播報:漢寧天然氣公司:燃氣便民服務進2023-02-15
- 景頗族服飾出租_景頗族服飾2023-02-15
- 江西:建筑產業鏈長制 “鏈”出一片新天地2023-02-15
- 焦點速讀:南昌逾千對新人“情人節”喜結良2023-02-15
- 【播資訊】江西兩項目入選基層公共文化服務2023-02-15
- 江西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2023-02-15
- 全面增配中概股!去年四季度高瓴加倉阿里、2023-02-15
- 全球播報:中消協:去年全國消協組織為消費2023-02-15
- 全球資訊:今年車市增長還看新能源 促汽車2023-02-15
- 萬豪去年四季度客房收入超疫情前,全年盈利2023-02-15
- 快消息!國家版權局:2021我國版權產業增加2023-02-15
- 敘利亞“奇跡寶寶”引發鬧劇:有人試圖拐走2023-02-15
- 歐文談最后一攻:我該出手,我的鍋2023-02-15
- 全球微頭條丨理發師很掙錢嗎_理發師有前途2023-02-15
- 今日熱聞!軍婚有毒 小說_軍婚有毒2023-02-15
- 紅金龍香煙價格表2021一覽大全 紅金龍香煙2023-02-15
- 香港:全面恢復寄往內地的郵政服務2023-02-15
- 天天新動態:降息降準還有戲嗎?巨震后回穩2023-02-15
- 廣西南寧“房貸年齡期限可延至80歲”:目前2023-02-15
- 世界熱議:31省份1月CPI揭曉:14地漲幅超全2023-02-15
- 【速看料】轉晴升溫!還會有“倒春寒”嗎?2023-02-15
- 天天觀熱點:極目銳評|網紅“蘇乞兒”騎摩2023-02-15
- 環球精選!火爆全球的ChatGPT作詩一首,用2023-02-15
- 最新:極目銳評|凱撒旅游“東京奧運退票”2023-02-15
- 科研人員在湖北發現植物新物種巴山黃耆 全2023-02-15
- 極目銳評|男子驅車190公里給相親對象送零食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