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市疾控中心:開學初可先開展戶外低強度活動
【資料圖】
央視新聞客戶端 開學在即,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學校要全面摸排師生感染情況,建立新冠感染臺賬,組織安全有序返校。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師生員工上下學、上下班途中,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當做好個人防護,乘車過程中不要用未經消毒的手觸摸口、眼、鼻等。在校期間,托幼兒童及中小學生配合學校做好晨午(晚)檢,高校師生員工每日做好健康自測,如有癥狀或就醫應及時報告班級、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回家進門后或收取快遞后做好手衛生,在空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到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
學校要全面摸排師生感染情況,建立新冠感染臺賬,掌握全校師生新冠感染率、疫苗接種率,組織師生有序安全返校。市疾控建議學校動態儲備一定量的常用藥物、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口罩以及消毒用品等常用防疫物資,定期查驗物資是否在有效期內。
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需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傳染病報告和因病缺課制度,檢查全體出勤學生及托幼兒童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發現發熱等11類癥狀,應送至健康觀察室做進一步排查和處置。學校做好教學環境衛生自查,對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廁所等學生學習生活場所進行徹底打掃,并嚴格落實通風、消毒制度。
此外,學校要保證學生戶外活動時間,開學初建議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戶外低強度活動,根據學生健康情況循序漸進。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逐步加強運動負荷,保證學生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
相關閱讀
-
聚焦:北京市疾控中心:開學初可先開展...
央視新聞客戶端開學在即,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學校要全面摸排師生... -
多地發布學位預警,今年會是“最難上學...
盡管距離秋季入學還有一段時間,但一些地方的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的... -
新華時評:堅定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塑...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題:堅定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2月12日... -
焦點熱門:科技“搶春” 不負農時 智慧...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當下,春耕備耕已在全國各地展開。放... -
逐“日”追光 走近中國新一代“人造太...
中國紀檢監察報消息行星發動機、智能量子計算機、太空電梯……一段... -
67歲周潤發現身港馬,跑完10公里!李家...
都市快報綜合報道作為香港復常后最大型的體育賽事,第25屆渣打香港...
- 聚焦:北京市疾控中心:開學初可先開展戶外2023-02-13
- 多地發布學位預警,今年會是“最難上學”的2023-02-13
- 新華時評:堅定文化自信,為鄉村振興塑形鑄2023-02-13
- 焦點熱門:科技“搶春” 不負農時 智慧農2023-02-13
- 逐“日”追光 走近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2023-02-13
- 全球速訊:嚴防涉毒藝人“換馬甲”復出2023-02-13
- 延續影視IP的長尾效應 世界今日訊2023-02-13
- 天天觀速訊丨持續培育新青年 老區日顯年輕2023-02-13
- 當前動態:恩施州給地塊辦“身份證”,制定2023-02-13
- 記者手記 惠民利企一舉兩得 天天亮點2023-02-13
- 熟悉而久違的繁忙春運又回來了 鐵路客流創2023-02-13
- “歷史遺留”豈是不作為的借口2023-02-13
- 神龍汽車發布全新用戶品牌“知音” 5年內2023-02-13
- 【當前獨家】黃岡黃石鄂州三地社保實現互通2023-02-13
- 天天熱議:正骨的危害視頻_正骨的危害2023-02-13
- 李浩沅電影全集_李浩沅 世界關注2023-02-13
- 環球關注:水面筋的家常做法有哪些?水面筋2023-02-13
- 水面筋怎么做好吃?水面筋有什么功效與作用2023-02-13
- 兒童長期吃面食好嗎?經常吃面條有什么危害2023-02-13
- 熱消息:怎樣煮面條才好吃?甲醛面條有什么2023-02-13
- 婆婆丁是什么?婆婆丁長什么樣?2023-02-13
- 全球消息!面條菜有什么功效與作用?蒜香面2023-02-13
- 面條菜肉絲面怎么做?面條菜怎么弄才好吃?2023-02-13
- 面條菜怎么洗干凈?玉米粉蒸面條菜怎么做?2023-02-13
- 全球速訊:面條菜餡餅有哪些做法?孕婦飲食2023-02-13
- 面條菜怎么做好吃?面條菜是什么菜? 環球2023-02-13
- 天天熱資訊!面條菜拌豆干怎么做?面條菜形2023-02-13
- 【獨家】涼拌菜的調料配方有哪些?涼拌面條2023-02-13
- 消息!涼拌面條菜怎么做好吃?面條菜能生吃2023-02-13
- 面條菜有哪些做法?吃野菜需要注意什么?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