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資訊】財經·觀察|飽口福、品文化、享玩樂——元宵節消費市場一線觀察
老字號湯圓創新“中西混搭”滿足年輕人的嘗新味蕾,文化地標內非遺項目傳承人與三代同堂的游客互動,各地賞花燈、猜燈謎、坐游船等活動精彩紛呈……緊接春節假期的“開門紅”,元宵節各地餐飲、文化、旅游等消費場景火熱持續,印證2023年消費復蘇的潛力和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飽口福:團圓、健康、新意一樣都不少
元宵節當天,重慶歡樂谷一場火鍋湯圓宴人聲鼎沸,各種口味的湯圓在不同風味的鍋底中翻滾。記者看到,在傳統餡料湯圓之外,市面上不常見的一些新品種,諸如麻辣火鍋煮香菜餡料湯圓、番茄咖啡鍋底煮軟糖芥末餡料湯圓等,受到大批食客青睞。“以往過節芝麻餡豆沙餡的湯圓吃得多了,我更樂意嘗試下新口味!”“00后”游客戴杰說。
上海老字號喬家柵門店外排著長龍,“中西混搭”的美式咖啡湯圓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人氣頗高。喬家柵門店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元宵節前后,湯圓銷售量同比去年增長3倍。
“2023上海新春農產品大聯展”靜安嘉里中心會場。(受訪者供圖)
“中華老字號”長沙火宮殿坡子街總店客流爆棚。長沙飲食集團火宮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后長介紹說,消費者多是祖孫三代一起前來,人們也不像過去那樣“海吃海喝”;為此,火宮殿在口味、套餐等方面及時進行調整,比如推出橙子口味湯圓等新品和多品類、小份的家庭套餐,“老字號也要跟上新形勢”。
節日應景的湯圓不能少,綠色健康的農產品也來“助陣”。在上海農業展覽館主辦的“2023上海新春農產品大聯展”靜安嘉里中心會場,新鮮的大米、蔬菜、瓜果、畜產品、水產品、花卉以及糕點、罐頭等琳瑯滿目,往來消費者熙熙攘攘。不少參展商表示,節日消費需求旺盛,綠色食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品文化:傳統民俗加創新元素增添消費熱度
2月4日晚8時許,重慶銅梁區玄天湖龍舞廣場早已坐滿了觀眾,非遺龍舞漸入高潮。打鐵花師傅將鐵水拋向空中,另一名師傅用一塊木板將高溫鐵水拍打至高空,剎那間綻放成美麗的煙花。赤膊上陣的舞龍漢子揮舞著噴火的大龍,在漫天火樹銀花中跳起龍舞,令人嘆為觀止。
銅梁火龍隊隊員表演銅梁火龍。新華社記者劉潺 攝
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銅梁龍舞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已形成頗具潛力的產業。據重慶市銅梁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統計,當地龍燈制品相關產業年產值約5000萬元;龍文化旅游業門票直接年收入達2000余萬元。
重慶玄天湖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勇介紹,元宵節的兩場龍舞表演總計近4千張門票全部售空。
2月5日,夜幕降臨時,長沙火宮殿坡子街總店院子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曲牌鑼鼓、長沙彈詞等非遺項目傳承人輪番登場,為游客奉獻2個小時的“元宵喜樂匯”,臺下的游客一邊看表演一邊吃湯圓,還能在現場參與互動小游戲。馬蜂窩旅游研究院院長馮饒說,傳統文化、民俗引入創新元素的“國潮”成為消費市場上的熱點,為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所喜好,而年輕消費者熱衷參與文化活動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又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播。
長沙市德思勤24小時書店內人頭攢動,在這里,人們一邊閱讀一邊體驗傳統元宵節猜燈謎活動,原來所有的燈謎都藏在書店的試讀本里。
書店店長孫瑋文說,春節期間的文化消費熱在元宵佳節延續。讀者有跟隨父母前來的學齡前兒童,也有年逾八旬的老人。“當下,既長知識又老少皆宜的文化消費成為節日新潮流。”
享玩樂:花燈點亮各地“夜經濟”
上海錦江樂園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舉辦“盛世萬福元燈夜”活動。由紅城門、絹紗、兔子花燈等打造而成的“盛世唐燈集市”,結合舞獅、鼓子舞、霓裳飛天舞等民俗表演,帶給人們沉浸式體驗。
上海市近日出臺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促進消費擴容升級,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全面激活文旅市場,市、區聯動發放文旅、體育、餐飲、零售等專項消費券等。
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1月22日至2月4日,樂園已接待5萬余人次游客,實現營業收入500多萬元,創下近年來新春期間的新高,“這得益于政府對促進文旅消費的支持。我們今年也將通過節慶、市集活動,在抓好安全生產的同時,吸引更多游客,重振消費經濟。”
錦江樂園打造的“盛世唐燈集市”。(受訪者供圖)
元宵節之際,各地賞花燈、猜燈謎、坐游船、放煙花等旅游活動精彩紛呈,為復蘇中的“夜經濟”更添了一把“火”。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介紹,元宵節期間重慶文旅場所共計推出100余項文旅主題活動,供市民游客歡度佳節。馬蜂窩平臺數據顯示,元宵節之際,各地夜間旅游平均熱度上漲超60%。
湖南長沙一家大型購物中心舉辦元宵燈會活動。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攝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何建民認為,春節以來,各地在餐飲、文化、旅游等場景發放消費券,高效匹配優質供給,對提振市場信心起到積極作用,助力消費加速回暖。
相關閱讀
-
【全球報資訊】財經·觀察|飽口福、品文...
老字號湯圓創新“中西混搭”滿足年輕人的嘗新味蕾,文化地標內非遺... -
花開中國 春和景明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初春時節,萬物生長,鮮花漸次盛開。大家... -
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量超600億立方米...
人民日報北京2月5日電記者從水利部、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獲悉:截至2月... -
賦能地下鹽穴 助力高效用能(經濟聚焦...
圖①: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夏晨希攝(影像中國)圖②:... -
全球觀天下!【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上...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好人民群... -
公安部召開緊急視頻會議,嚴防發生群死...
2月4日17時許,許廣高速公路湖南長沙段發生多起多車追尾事故,造成...
- 【全球報資訊】財經·觀察|飽口福、品文化2023-02-06
- 花開中國 春和景明2023-02-06
- 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量超600億立方米(2023-02-06
- 賦能地下鹽穴 助力高效用能(經濟聚焦·一2023-02-06
- 孝昌:別樣的元宵“餡” 相同的“守一線”2023-02-06
- 全球觀天下!【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上海:2023-02-06
- 隨縣:多彩民俗“鬧”元宵 傳統文化“煥”2023-02-06
- 開工率達99.4% 正月十五,全省規上工業企2023-02-06
- 玉兔迎春 龍騰荊楚 天天熱消息2023-02-06
- 全球關注:“敲門”提醒!湖北隨州啟動生態2023-02-06
- 新年新進展!襄荊鐵路加快建設 天天微資訊2023-02-06
- 興業銀行鹽城分行 投放全國首筆濕地修復藍2023-02-06
- 雙戀蛋蛋1113沈易北_雙戀蛋蛋2023-02-06
- 內幕交易!安徽一稅務師事務所兩股東被罰沒2023-02-06
- 觀天下!101.13億!安徽一地重大項目集中開2023-02-06
- 合肥大蜀山這些區域 將進行改造提升!-精2023-02-06
- 天天熱門: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黃山這一2023-02-06
- 當前速看:名單出爐!安徽這些人榮獲2022年2023-02-06
- 南昌東湖區一違建“限期拆除”一月后仍在?2023-02-06
- 天天信息:安徽明確:有這些情形 啟動相關2023-02-06
- 觀熱點:南昌桃花南路高架追蹤:“無法東西2023-02-06
- 平均氣溫將下降3~5℃ 安徽新的一周有雨雪2023-02-06
- 快播:南昌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2023-02-06
- 事關廉潔征兵!江西公布各地舉報電話2023-02-06
- 全球熱資訊!江西發文扶持贛江航運業發展 2023-02-06
- 徐小平已任江西省委統戰部一級巡視員 全球2023-02-06
- 一脈同源兩岸深情——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2023-02-06
- 以奮進之筆書寫“春天答卷”2023-02-06
- 北京人藝開年再演“看家戲”,裕泰《茶館》2023-02-06
- 《風再起時》今日公映:梁朝偉彈鋼琴,郭富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