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新華全媒+|一灣水、一群鳥、一艘船——“一”覽渤海生態之變 世界即時看

2023-01-05 12:58:4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報道 新年伊始,晴好天氣開場。在天津大神堂碼頭,三五漁民一大早就忙著修整漁船。40多歲的漁民李光邊忙著手中的活兒,邊和兄弟們聊著過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稱為“天津最后的漁村”,但這個渤海灣畔的小漁村曾無魚可撈。變化主要來自2018年冬天打響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4年后的冬天,記者發現:水清了、鳥來了、魚多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在渤海灣鋪展。


(相關資料圖)

一灣水,由“臟”到“凈”

游客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東疆港人工沙灘游玩。(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一年一個跨越,“顏值”越來越高。

一段時間以來,渤海“臟”了讓周邊群眾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僅為7.8%。

“既有口袋狀帶來洋流活動弱、水體交換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經濟快速發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養’。”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高翔說。

2018年,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打響。津冀魯遼周邊省市及相關部委在陸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范等方面展開行動。

“病”在海里,“根”在陸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過1.8萬個。“對于渤海這樣一個自凈能力差的海域,陸源污染對水質影響尤為大。”高翔說。

住在流入渤海灣的獨流減河沿岸,天津王穩莊鎮村民袁立娜對曾經的污染記憶猶新:“河溝里都是紅色、褐色的臭水!”

王穩莊,釘子產量曾占全國40%以上,是遠近聞名的“釘子鎮”,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釘子”。在一場涉及全市2.2萬家企業的“散亂污”整治行動中,這個鎮關停整改356家企業。

為切斷陸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對12條入海河流實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標分解到末端;對上千個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經過幾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條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個百分點。

一群鳥,由“少”到“多”

候鳥在天津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棲息。(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初冬時節,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萬的候鳥來這里“打卡”,喧鬧的鳥鳴不絕于耳,給寒冷的冬日添了幾分靈動。

天津海岸,是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節點。遺鷗、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每年在這里停歇數月,有的候鳥變“留鳥”。

它們的家園過去卻被各類開發建設搶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間,東方白鸛遷徙“咽喉”——渤海灣沿線關鍵區域的濱海濕地消失59%,種群日漸萎縮。

岸線修復,勢在必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力度前所未有:山東完成整治修復濱海濕地4996公頃;河北完成生態修復項目13個;遼寧14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全部竣工驗收……

在渤海灣最深處,天津海岸線雖短,但修復任務不輕。2018年以來,天津修復濱海濕地531.87公頃,為候鳥營造出美好的生態家園。

監測顯示,近幾年,天津市不僅鳥類種類從416種增加到452種,每年還有超過百萬只的候鳥遷徙過境。東方白鸛單日單次最大觀測量從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遺鷗從1.1萬只增加到1.6萬只。

鳥類數量增加,年年追著候鳥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觸尤深:“每年冬季上萬只遺鷗棲息在天津海岸線,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虧”到“賺”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大神堂碼頭,漁民展示捕獲的海產品。(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這幾日,濱海新區蔡家堡村漁民劉翠波正在拾掇漁網。“小黃魚、梭子蟹、皮皮蝦……又多起來了。”說起變化,老劉黝黑的臉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國傳統四大漁場之一。但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退化加上過度捕撈,渤海變得無蟹汛、無魚汛,部分海域幾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開始,渤海海域將伏季休漁從3個月延長到4個月。休漁期里,濱海新區漁政干部幾乎天天海上巡邏。

“近幾年,隨著整治力度不斷加大,非法捕撈明顯減少。”一位漁政干部說。

一手抓打擊,一手抓修復。大神堂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近年來累計投放構件礁近3萬個,增殖放流近8億單位。

2022年5月專家組評價認為,該牧場水質和沉積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礁體生物多樣性逐步增加,漁業資源明顯恢復。

增殖放流成為沿岸省市涵養渤海生態的重要舉措。“十三五”以來,天津向渤海灣投放中國對蝦、牙鲆、花鱸等27個苗種,總計110億單位。

多管齊下,效果顯著。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2022年發布調查顯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漁業資源底拖網調查數據,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層魚類、底層魚和蝦蟹類年間平均資源密度增幅分別為186%、178%、358%和133%。

渤海漁業資源逐漸恢復,李光的漁網是一把尺。“我靠一條10米長的木船,現在一年少說也有10多萬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

關鍵詞: 濱海新區 漁業資源 東方白鸛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tubesex69|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高清|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性欧美videos高清喷水| 在电影院嗯啊挺进去了啊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网站 |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极品丝袜老师h系列全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免费视频 |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免费无码成人片| www.日本xxxx|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www.11yinyuan.com|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jizz18高清视频| 日本成本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鲁不死色原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在线a人片天堂免费观看高清| www.日本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