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三點八萬家單位納入排污許可監管體系 一證式管理,守護天藍水綠(傾聽)
核心閱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2017年核發第一張國家版排污許可證,到2020年實現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5年來上海大力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實施污染物排放一證式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取得積極成效,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冬至以后,上海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曬”起了一波夕陽紅。人們在下班途中,被絢爛的晚霞打動,紛紛停下腳步舉起手機。剛剛過去的2022年12月,上海創下了近年來當月僅一天輕度污染的歷史新紀錄,圓滿完成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目標。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為91.8%,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連續兩年全面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生態美、環境優,排污許可制改革功不可沒。”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處副處長徐易偉說。
2017年,《上海市排污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出臺,在全國率先明確將廢水、廢氣、固廢、噪聲等納入綜合許可,推進一證式管理。利用3年多時間,上海摸清了固定污染源底數,完成了排污許可管理分級。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共排摸5.2萬家排污單位,將3.8萬家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實現了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
2022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建立了固定污染源信息庫,結合排污許可日常發證登記情況實施動態更新,并與執法部門執法對象庫實現了統一。同時,制定了《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文件,結合排污許可管理類別,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取得積極進展。
收嚴排污標準,倒逼企業整改
“以前進行環保管理,要參考各種標準法規,還難免掛一漏萬。現在,一本排污許可證把要求寫得一清二楚。”上海華誼涂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云鵬說。
華誼的這本排污許可證,詳細記載了企業廢氣、污水、噪聲、固廢等各類排放限值和自行監測、環境臺賬記錄要求,以及主要產品、原材料和污染治理設施等信息。“排污許可證把原先分散在各項法規中的排污要求集中起來,為企業厘清了相關的責任和義務。”徐易偉說。
排污許可證不僅是“說明書”,也是“助力器”。通過收嚴污染排放總量控制要求,上海倒逼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實現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
針對冬季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的情況,上海對320家大氣重點排污單位提出要求:從11月到次年2月,月度排放量要在全年平均值基礎上減排30%。這項冬防管理要求被載入排污許可證,通過跟蹤評估和監管督促,將年度減排目標落實到位。
華誼涂料過去采用活性炭處理廢氣,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發證審核期間,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建議企業對末端治理設施進行改造。企業投資640萬元引進有機廢氣治理裝置,處置效率從60%提高到96%。
“雖然投資不小,但是花得值。”康云鵬說,再也不用擔心排放超標,生產調度更加穩定,員工職業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
隨著排污許可制度的推進,上海逐步淘汰了一批無法滿足排污許可發證條件或沒有落實按證排污要求的企業。2018年至2021年期間,全市關閉停產或轉型的排污單位超過1.2萬家,而地區生產總值保持逐年穩健增長,有力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提升服務意識,優化審批程序
上海雄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曾兩次申辦排污許可證被退回。公司總經理許進索性帶著電腦和資料,在區生態環境局“排污許可專用工作室”,跟著工作人員逐條填報。“自己動手填一遍,讓我對每個環節的排污要求和主體責任有了更深理解。”許進說。
寶山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大隊長葉林介紹,轄區內排污企業多是中小企業,治污能力有限。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以來,他們每年都會派出工作人員,同第三方技術單位人員一起,到企業現場深度核查,發現并指導企業整改各類環保問題1000余項。
在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過程中,環保部門服務意識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部分規范標準和自行監測操作難等問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納管企業在線監測和雨水口、鍋爐監測頻次要求進行了優化調整,監測頻次由每月一次調整為每季度一次,一年無異常可放寬至半年一次,減輕了企業負擔。
從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技術評估到環評審批,再到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常規流程要走4個月左右。2020年7月,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出臺規定,明確臨港新片區的建設單位在辦理環評審批的同時,可同步申領排污許可證,“兩證合一”廣受企業歡迎。梅賽德斯—奔馳零部件制造服務有限公司利用新政,僅40多天就走完了全部流程。
去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又向國家申請了開展排污許可制與環評制度銜接試點,進一步將“兩證合一”政策范圍拓展到閔行、青浦、奉賢以及上海化工區和24個重點行業,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徐易偉說,“兩證合一”試點實施以來,全市已有近30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審批時間較常規流程減少2/3,大大緩解了企業投產前“取證”的焦慮。
搭建信息平臺,管理有跡可循
到了企業自行監測的時間點,華誼涂料質量環安部專員楊渝杰來到廢氣排放口,用手機掃描標識牌上的二維碼,相關數據信息一目了然。與此同時,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通過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系統,也收到了企業上傳的信息。
目前,上海總計核發帶有二維碼的標識牌2萬余張,通過掃描排放口標識牌二維碼,實現排污許可證、監測和監管等信息的快速查詢。近年來,上海著力建設“一個平臺,兩個翅膀”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平臺,并于去年升級為固定污染源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將信息化前移到排放口,前移到執法、監測現場,借助信息化手段,環境管理效能持續提升。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躍介紹,通過“一個平臺”——排污許可證證后管理平臺,企業排污和政府監管過程同時呈現在一個大屏幕上,清晰有據,大大提高了監管效能。
“兩個翅膀”指的是現場監測移動端和移動執法系統。“一個平臺,兩個翅膀”聯動,記錄了持證單位的監督管理過程,實現了對持證企業監管、監測、監察聯動的閉環管理。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六大隊二級主辦李金婷說,過去,企業有時會對執法規范提出疑問。現在,執法的每個環節都在平臺上有跡可循,讓監督工作同樣置于監督之下。“信息化讓執法行為更加精準、科學和依法,提高了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相關閱讀
-
上海將三點八萬家單位納入排污許可監管...
核心閱讀從2017年核發第一張國家版排污許可證,到2020年實現排污許... -
福建泉州推進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 -
全球播報: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人民日報報道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效果如何?不規范使用是... -
天天即時:擁抱2023|信心足!抓住機遇無...
新華社報道過去一年,經歷重重考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不減。... -
天天速訊: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訴求——...
光明日報訊不久前,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劉某駕車與行人龍某發生交... -
默默努力驚艷所有人,是什么造就了“逆襲”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月4日,“11歲中國女孩獲世界冠軍”刷屏中國選...
- 上海將三點八萬家單位納入排污許可監管體系2023-01-05
- 福建泉州推進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2023-01-05
- 全球播報: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2023-01-05
- 天天即時:擁抱2023|信心足!抓住機遇無畏2023-01-05
- 創維汽車12月交付3116臺,銷量穩步攀升 天2023-01-05
- ISO26262開發流程標準是什么?-每日聚焦2023-01-05
- 今日看點:警惕“192”電話!安徽一女士被2023-01-05
- 合肥去年GDP預計增長3.6% 今年目標增長6.52023-01-05
- EDC 對我的意義:在您需要時始終在您身邊2023-01-05
- 投資4億元!滁州一機場正式開工2023-01-05
- 贛州新增1所A檔、2所B檔中職學校_環球時訊2023-01-05
- 這些家庭買房有補貼!安徽一市出臺購房新政2023-01-05
- 南昌義務教育民辦校學生需轉至公辦學校的請2023-01-05
- 以“交友”為名騙錄裸聊錄像 10名男子涉網2023-01-05
- 安徽2022年12月份依法處置一批違法違規網站2023-01-05
- 專家:藥性較為緩和且替代藥多 不建議囤積2023-01-05
- @江西人!春運研判報告出爐!看看你回家的2023-01-05
- 回顧安徽2022年氣候特征!有很多“之最”_2023-01-05
- 樂平市鳳凰世紀華城一業主在車庫承重墻上開2023-01-05
- 快看點丨陽了不理賠!國泰財產保險“萌寶保2023-01-05
- 天天資訊:元旦假期經橫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2023-01-05
- 為更多中小企業插上數字化翅膀2023-01-05
- 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應急2023-01-05
- 【全球播資訊】恒生科技指數高開超3%:京東2023-01-05
- 北京引資增速快-實時焦點2023-01-05
- 今日小寒廈門天氣晴好 最高氣溫可達21℃2023-01-05
- 舌尖上的宜昌年味兒_天天觀焦點2023-01-05
- 環球通訊!武漢所有地鐵站配備無障礙渡板:2023-01-05
- 辦完葬禮的“死者”竟還活著,真正的逝者家2023-01-05
- 100年前的人類預測2023年會發生什么?癌癥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