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前感染者在方艙里唱歌跳舞,為何現在有癥狀的人比較多?專家回應
2022年最后一天,是周六,陳爾真依然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查房、開會、診治患者,直到2023年元旦零點。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新冠救治專家組成員,這位抗疫老將的注意力分成兩部分。一面是醫院,面對劇增的患者,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不斷降低患者等待時間,提升救治效率;一面是基層,指導社區醫療機構提升救治水平,盡早有效干預,分層分類規范診療。兩邊目標一致:防重癥!降死亡!
(資料圖片)
近日,陳爾真接受了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專訪↓
大江東:很好奇,您感染過嗎?大上海保衛戰期間,您參與建設過7個方艙,我們也采訪過您主持醫療救治的方艙,發現感染者有跳廣場舞,有唱歌的,無癥狀感染者比例挺高,現在大家都覺得有癥狀比例明顯升高,為什么?
陳爾真:新冠病毒對于人類來說,普遍易感,不同的人感染后的臨床表現不一樣。我感染過,癥狀非常輕,發燒到38.5度,半天就好了,沒有頭痛、肌肉痛,可能跟我打全程疫苗有關,也可能碰到的病毒載量較少。
現在看來,確實和大上海保衛戰時期不太一樣。當時上海60多萬感染者,是通過核酸全檢篩查出來的,其中隔離在方艙的,很多是無癥狀。現在上海疫情傳播范圍非常廣,可能已達人口的70%,超過當時的二三十倍了。從絕對數來說,大家必然感到,有癥狀的人比較多。
對于這一波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數據統計研判。
大江東:瑞金醫院目前急診情形如何?新冠患者占比多少?重癥、危重癥患者多嗎?醫院內部如何優化救治流程?
陳爾真:這些天,我院急診服務量翻倍,平常日均約800人次,現在達到1600人次。但發熱門診從每日600多人次降到100多。我們開出了新冠專病門診,每天也有400人次左右就診。
1600人次急診患者有80%與新冠相關;65歲以上的脆弱人群占45%到50%,有肺炎表現的占50%左右。每天到院救護車有100多輛。每天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占比約10%左右,絕大部分有基礎病,或是老年人。
醫院擴大了急診容量,從原來4個診間擴大到8個,并抽調其他科室醫務人員增援,尤其急診搶救室增加很多人手。我們把感染肺科大樓全部騰出,收治新冠患者,其中有重癥監護室、亞重癥病房和普通病房3類。目前每天收治患者達到80位左右,高的時候有100來個。分類病房設置有很好的分流作用,減少了急診患者滯留,讓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得到更好救治。
我們建立專班篩查,及時發現有重癥風險的患者。對重癥和危重癥,按照第九版診療方案,從一般對癥處理到氧療、抗病毒治療、適當的激素、器官功能的監測,有條件的進行俯臥位通氣,全力救治。
盡管服務量劇增,救治工作仍在平穩、安全、有序展開。
大江東:此前醫生、護士感染較多,現在瑞金醫院醫護返崗情況如何?醫護人員最急需什么?
陳爾真:12月中旬,很多醫務人員感染,不少人發高燒、全身痛,進展成肺炎的也有,影響了我們的戰斗力。但醫務人員的天職是治病救人,基本都是燒一退就返崗一線。最困難的時候,超過一半的人員不在崗,現在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因感染未返崗,返崗率明顯提升。但人手依然緊張,所有醫務人員都是“白加黑,5+2”,每天都工作12小時。
生命至上,職責所在,這是我們醫務人員應該做的。我們也需要社會的理解。醫療服務量在增加,每個醫護都在超負荷工作,可能有時服務不到位,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共同維護患者健康。只要團結一致,一定能夠勝利。
大江東:很多人胸悶氣短就去醫院拍CT,是否有必要性?什么情況建議去醫院?治愈患者回家,還需要戴口罩嗎?“陽”了,不太有癥狀的老人應注意什么?
陳爾真:CT確實是影像學上判斷有否肺炎的關鍵手段。按照四種分型,輕型沒有肺炎表現,普通型有肺炎表現,重癥和危重型也有相關指征。絕大部分患者,尤其年輕人,發生肺炎的機率非常非常低,除非有明顯肺炎癥狀,一般沒必要做CT。
高危患者必須進行CT篩查,如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CT陽性(顯示有肺炎)占比較高。請一定聽醫生的,醫生會判斷你需不需要做CT,有的人不發燒,有點咳嗽,咳長了會有點胸悶,但沒有氣急,白細胞等血常規也好,沒有淋巴細胞下降,氧飽和度也好,那沒必要做CT。盲目涌向醫院,擠占醫療資源,會影響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陽康”們在家里沒必要戴口罩。但是,在人群聚集地還是要戴。我看過海外一項研究,80多萬人的樣本,二次感染率在2%到3%。這可能跟兩次感染間隔時間,以及感染者免疫功能有關,為了你的健康,請堅持“三件套”“五還要”。
陽了但不太有癥狀的老人,要特別關注。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反應能力都在下降,感染后的臨床特征和年輕人不同。可能肺炎已經發生,卻只是昏昏欲睡,反應慢了,行動不便了。尤其要關注獨居老人。血氧儀可以監測,但也不是萬能的,還要觀察老人是不是反應遲鈍、神志不清,皮膚黏膜是否發生改變,嘴唇、指甲顏色是不是有點發紫。如伴有持續發燒、咳嗽、胸痛,風險就更大了,就要到醫院,通過CT等方式看看肺部有無炎癥。
相關閱讀
-
放開前感染者在方艙里唱歌跳舞,為何現...
2022年最后一天,是周六,陳爾真依然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查房、開會... -
重癥率高不高?專家披露北京、四川數據...
人民日報消息當前,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增加。重癥發生率高不高?... -
XBB的致病力增加了嗎?五問五答,轉需了解
人民網消息近期,XBB毒株引發關注。我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以BA 5 2... -
今日熱聞!好樣的!90后女輔警奮不顧身冰...
人民網消息“我沒事!”“我年輕!”“我會游泳!”2022年12月31日... -
世界微動態丨打拐英雄“胡叔叔”,一等功!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四川綿陽民警胡祥雨記個人一等功今年43歲... -
全球聚焦:他們,用勞動為新年起筆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元旦假期,大江南北許許多多勞動者堅守平凡崗位...
- 放開前感染者在方艙里唱歌跳舞,為何現在有2023-01-03
- 重癥率高不高?專家披露北京、四川數據 李2023-01-03
- 夏天來了補充句子_夏天來了補充句子2023-01-03
- 洪門創始人尹國駒_洪門創始人2023-01-03
- [岳陽]平江四中:節前走訪慰問聯村群眾-世2023-01-03
- [永州]道縣:強力推進校方責任保險工作 環2023-01-03
- 朱曉彤晉升為特斯拉汽車業務二號人物?兼管2023-01-03
- 血氧儀漲價數倍?魚躍醫療:沒有漲價,成本2023-01-03
- XBB的致病力增加了嗎?五問五答,轉需了解2023-01-03
- 今日熱聞!好樣的!90后女輔警奮不顧身冰水2023-01-03
- 世界微動態丨打拐英雄“胡叔叔”,一等功!2023-01-03
- 全球聚焦:他們,用勞動為新年起筆2023-01-03
-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青年就業之農業創業2023-01-03
- 信息: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履職盡責保障供電2023-01-03
- 喀什三九寒,疏勒在春天,育苗百萬株,培訓2023-01-03
- 北天鵝羽絨服好不好_北天鵝2023-01-03
- 環球觀熱點:鹽蒸橙子適合哪種咳嗽_鹽蒸橙2023-01-03
- FF將在2023年CES上展示FF 91 Futurist-天天新動態2023-01-03
- 小鵬、零跑、魏牌等宣布“不漲價” 限時保2023-01-03
- 這款國產顏值打幾分?森雅鴻雁能給一汽吉林2023-01-03
- 環球觀速訊丨南大二附院舉全院之力“保救治2023-01-03
- 【天天新視野】元旦假期贛鄱大地“元”氣滿2023-01-03
- 每日觀點:華東交通大學獲評“江西省節水型2023-01-03
- 世界訊息:吉水:新年通車(圖)2023-01-03
- 航拍南昌九龍湖公園光影水秀音樂噴泉表演(2023-01-03
- 環球速遞!江西:歡騰辭舊歲,賞錦迎新年(2023-01-03
- 《店忠路之旅》:全球速看料2023-01-03
- 世界新動態:魚躍醫療回應血氧儀漲價質疑:2023-01-03
- 開年大漲: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雙雙2023-01-03
- 出現“白肺”怎么治?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現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