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迎來春暖花開
橙柿互動綜合報道2023環球時報年會 “共同·共享·共筑”生命健康分論壇
12月16日,大健康領域的著名院士學者、國內外公共衛生領域的權威專家、臨床一線醫生們,將在健康分論壇上分享他們的思考與感受,為大家貢獻一場醫療衛生健康領域的高端對話。就讓我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更有準備地迎接2023的到來。
張伯禮: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迎來春暖花開
【資料圖】
張伯禮表示,目前疫情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應以變應變,我國防控政策也是按照這個邏輯在不斷優化調整。奧密克戎病毒感染性強、毒性弱,無癥狀人群占了三四成,有上呼吸道癥狀的四五成,重癥及后遺癥比較少。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短期內感染人數會增加,但整體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1、2月份高峰過后,到春暖花開時疫情有望進入常態,不會出現大規模感染,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也將逐步不受影響。
目前階段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早陽早好的觀點是不對的,個人防護至關重要。雖然感染后3~6個月再次感染的幾率小,但病毒不斷在變異,不管是否感染過都應做好防護行。建議沒有絕對禁忌癥的人群及時接種疫苗。
梁萬年:首輪感染高峰期不同城市要區別來看
梁萬年表示:從總體來看,國內一些地區的疫情處在上升階段。任何一個傳染病傳播的規律,都要經歷引入、擴散、上升、高峰、下降5個階段,現在很多城市,奧密克戎感染已經進入上升期,但有些城市還是擴散期。一般來說,呼吸道的傳染病在城市達到峰值要比農村地區更快,從人群來看,活動頻繁外出多的人一般是第一波感染人群,相比之下,老年人等出門少的人群要晚一些。
具體幾月份達到高峰,不同城市需要區別來看,防控措施、人群免疫水平等都是影響因素。要判斷疫情是否到了吃緊階段,幾個參數值得考慮:1.重癥的發生情況;2.醫療資源的擠兌情況。
我們現在亟需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人群的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慢病患者;二是相關資源的儲備、醫療能力的提升,要堅持分級診療、藥物有效的供給、公眾的健康教育,采取適度的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強化病毒變異的檢測和相關研究等。
優化調整不是放任不管,適當有序采取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把感染峰值壓低到有效控制的階段。
曾光:疫情形勢可控會越來越好
曾光表示“放開”不單取決于公共衛生,如果單純從公共衛生觀點來看,我們寧愿把時間再往后拖一下,比如把疫苗接種再加強一些,特別是打第三針的人間隔時間已經很長了,老年人接種率還不夠高。但是中央決策是綜合考慮,考慮到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就業率、國際關系等等,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兼顧各方利益。這個平衡點選的還是相對不錯的,單從公共衛生方面來看,雖然一些準備沒有做的很充分,但是疾病已經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變化,比如說它的感染率大幅度提高,在這種提高的情況下,自然感染傳播系數已經到了二十幾了,病死率也是低于千分之一,甚至低于萬分之一了。從發病來看,我覺得現在是比較好的一個時機。
“二十條”出來以后,為什么還要再進一步呢?如果“二十條”出來我們是小步走,那么“新十條”出來又往前跨了一步,這步跨的幅度也不小,關鍵這步跨的時候我們不再提動態清零了,這是非常大的變化,這十條里條條都有新意,條條都有更明確的規定,都是向放開的方向發展的。所以我覺得現在這個時機選的是比較合適的。
另外現在也確實看到了,現在疫情大幅度的上升,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一般人的預料,甚至出乎公共衛生專家的預料。比如說我們原來認為,疫情按照流感來說,它第一波來的時候不會超過30%,20%都已經不少了,以后第二波、第三波,但是實際上來得氣勢洶洶。造成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歸結于“放開”,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北方是BF.7,在南方是BA5.1,這些傳播率都是最高的。以前傳播率已經上升了,加上冬天的氣候有利傳播,另外還暴露出人群第三針打的時間太長了,抗體水平,現在疫苗靠過去免疫的方式,確實要阻擋疫情傳播已經不現實了,所以綜合的結果導致疫情大幅度的上升。
很高興我們出臺了很多的應急措施,這些應急措施又是進一步放開了一步,我覺得這種措施是北京市率先提出來的,很明確的提出,根據新冠的特點,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呼吸道傳染病來對待。這種情況下病例大量出現、大量居家隔離,可能會出現醫務人員感染的問題,就提出把預防感染為重點,把預防醫療擠兌為重點,采取了很多措施應對這種情況,這種應對屬于是比較及時的。
我也看到,北京的措施正在向全國普及,很多省也提出了相似的對策。我覺得我們的對策,一個是主動放開,第二個是根據形勢的發展,提出應急的放開措施,整個形勢還是可控的。現在的特點是北方比較嚴重,根據我得到的信息,京津冀地區疫情感染情況是差不多的,但是它可以從北向南,另外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從東部向西部,有一個蔓延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過程過去以后,就會進入到春天了,我相信形勢可控,形勢會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
張伯禮: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迎來春暖花開
橙柿互動綜合報道2023環球時報年會“共同·共享·共筑”生命健康分... -
2023年元旦假期火車票明天開售 這份出...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2023年元旦假期的放假時間為2022年12月31日至202... -
“筆里藏刀”?市場監管總局嚴查危險文...
中新網12月16日電據市場監管總局公眾號消息,針對輿論反映的“學校... -
環球滾動:什么情況下建議去醫院就診——...
新華社報道感染新冠后該不該去醫院?出現什么樣的癥狀要小心演變成...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對“兩節”期...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為落實《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 -
即時焦點:防風防寒!北京今天陽光在線...
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天(12月16日),北京盡管陽光在線,但依然是氣溫...
- 張伯禮: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迎來春暖花開2022-12-16
- 2023年元旦假期火車票明天開售 這份出行貼2022-12-16
- 柯震東蕭亞軒年齡(柯震東蕭亞軒差幾歲)-2022-12-16
- 真正的美女游戲2022-12-16
- 《阿凡達2》預售票房破億,阿凡達手游掀起2022-12-16
- 麋鹿歸來,從零到萬的保護樣板|全球微頭條2022-12-16
- 為世界杯球場搭“筋骨”2022-12-16
- 如何踩準明年權益投資節奏?海富通基金胡耀2022-12-16
- 廈門第四批公交地鐵接駁線下周一開通2022-12-16
- 立足新起點 金融譜新篇 興業銀行射陽支行2022-12-16
- 沃柑和皇帝柑什么區別?沃柑芒果汁怎么做?2022-12-16
- 沃柑和茂谷柑哪個貴?有什么區別?2022-12-16
- 【環球新視野】沃柑有什么營養價值?沃柑怎2022-12-16
- 【當前熱聞】烏冬面有哪些做法?烏冬面食用2022-12-16
- 環球關注:烏冬面是哪里的面食?哪種比較好2022-12-16
- 烏冬面起源是什么?烏冬面怎么做好吃?:環2022-12-16
- 世界熱資訊!烏冬面有什么營養價值?湯料特2022-12-16
- 【環球報資訊】烏冬面熱量高嗎?烏冬面有什2022-12-16
- 小炒烏冬面有什么用料?烏冬面好吃嗎?_世2022-12-16
- 今日熱訊:自己怎么做烏冬面?吃烏冬面和米2022-12-16
- 減肥可以吃烏冬面嗎?烏冬面小知識:全球焦2022-12-16
- 烏冬面口感怎么樣?和一般面條什么區別? 2022-12-16
- 快播:車仔面好吃嗎?烏冬面怎么吃?2022-12-16
- 海鮮炒烏冬面怎么做?海鮮炒烏冬面有什么小2022-12-16
- 烏冬面熱量高不高?減肥期間可以吃烏冬面嗎2022-12-16
- 【全球熱聞】烏冬面有什么功效?主要成分是2022-12-16
- 全球消息!烏冬面主要類型是什么?烏冬面有2022-12-16
- 全球今熱點:穿雪地靴要注意什么?雪地靴如2022-12-16
- 【世界新要聞】雪地靴怎么除臭?雪地靴臟了2022-12-16
- 雪地靴存放注意事項有哪些?雪地靴挑選小竅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