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良方”護航黑土糧倉
4月1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江北鄉棋盤村,農民在大棚內忙碌。新華社記者 張楠攝
光明日報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當下,糧食總產量占全國五分之一的東北地區春潮涌動,清雪扣棚、翻地整地,農耕物資到戶到店、水稻育秧提前啟動……肥沃的黑土地上,一幅春耕備耕圖景徐徐鋪開。
受前期氣象條件影響,東北地區大部土壤墑情較好,利于春耕整地、旱地作物播種和水稻播種育秧。但部分農區也因為今年降水偏多,出現土壤偏澇、不利于農機大面積作業等情況。
如何在氣象條件利弊兼存的情況下指導農民趨利避害?這考驗著農業氣象服務的精細化水平。
懷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的熱忱,帶著持續助力糧食穩產增產的決心,氣象部門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為保障東北春耕春播順利開展、打好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貢獻氣象智慧。
充分釋放農業氣象專家價值
3月25日,黑龍江省延壽縣開始水稻育秧,時間比去年足足提前了15天。
“氣象局的專家讓我們今年嘗試提前育苗,這可是個好主意!”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洪亮解釋道,提前15天育秧,播種時秧齡就能提高到45天至50天,秋收時產量也許就能增加200到300斤。據延壽縣氣象局預測,當地去年封凍前土壤墑情較好,加之今年春季氣溫略高、土壤解凍加快,讓提前育秧成為可能。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東林鄉玉泉村種糧大戶尹鐵柱在聽到農業氣象專家來田間調查土壤墑情的消息后,特意在路旁等候,想讓專家給予指導。原來,他家去年種了120畝水稻,但由于地勢低洼,水稻產量不好。農業氣象專家在了解情況后,根據今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的趨勢,建議他水田變旱田,改種大豆。尹鐵柱欣然采納這一建議,“你們解決了我的大難題,今年一定豐收”。
在這片黑土地上,農業氣象專家的作用和價值被充分釋放,多年來深耕基層的經驗和專長真正注入一顆顆種子、一株株秧苗,給農民帶來豐收的希望。
“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黑龍江調整種植結構,計劃擴種大豆1000萬畝。黑龍江省氣象局成立了農業氣象服務專班,加強對市縣的技術和產品指導。同時,組織分析氣候變暖后的積溫帶變化,將新的劃分結果及時提供給農業生產決策部門,應用于全省農業種植結構科學調整。
對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內蒙古27個產糧大縣正積極籌備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這一模式能有效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的問題,實現玉米、大豆一季雙收。相比單一作物種植,復合種植對種植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科學看天”提出了更多需求。
3月25日,在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11個鄉鎮開辦的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班上,興安村村民李忠實聽完氣象專家的講解后表示:“復合種植對俺們來說是個新鮮事,希望氣象部門及時發布種植指導信息,不誤農時。”
與此同時,興安盟氣象局與農牧局加強合作,針對帶狀復合種植的緊迫需求,分析了近30年生長季農業氣象條件和大豆種植氣候區劃數據,提出了針對性的大豆擴種建議。
“與氣象部門合作,能迅速確定適宜種植大豆的氣候區,有利于全面推進帶狀復合種植模式。”興安盟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金鎖說。
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兩不誤”
4月上旬,吉林省自西向東進入水稻育秧播種期。此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該省,但農時不等人,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穩住東北大糧倉?這是氣象服務面臨的全新挑戰。
春節剛過,吉林省氣象部門就以起步即是沖刺的姿態籌備春季生產氣象服務,制作年景展望,滾動做好春季預測。同時,建立農業氣象服務“三到位”工作機制,即信息服務到位、技術保障到位、專家支撐到位,組建全省農業氣象服務專家聯盟,形成上下貫通、支撐有力的服務體系。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農資、農具未動,氣象線上服務先行。
疫情突襲以來,吉林各級氣象部門每隔5天,通過實地測量或觀測站獲取不同深度土壤相對濕度和干土層厚度數據,為涉農部門和農民大田播種提供參考;省氣象學會和農業氣象服務專家面向廣大農民開展多輪氣象科普講座,講解天氣變化的應對措施和水稻育苗關鍵期的注意事項。
從線下轉到線上,變的是服務方式,不變的是服務的盡心、盡力、盡責。依托“三到位”工作機制,吉林省氣象部門保證氣象信息準確及時抵達農民手中,確保技術支持不斷檔、專家到田看“病”不受阻,為種糧人夯實了底氣,也為全年糧食豐收打好了基礎。
4月,好消息傳來。隨著東北地區自南向北陸續進入春播期,吉林多地出臺農民返鄉春耕的具體辦法。截至4月10日,全省各市(州)返鄉人次達9.4萬,水稻種子到位率達99.3%,化肥、農藥到位率與往年基本相當。
視線轉向遼寧,3月頻繁到訪的雨雪天氣給常年干旱的遼西地區解了渴,目前土豆、大蒜等早春作物的播種工作已展開。但過于充沛的降水,對本不缺水的遼東南地區而言有些過猶不及。春濕阻礙了旱田春耕備耕的腳步,頻繁的雨雪和不穩定的氣溫也影響了水稻的播種進程。好在清明后,氣溫回升、風力增大,農民紛紛抓緊有利時機,搶晴備耕。
4月10日,遼寧省燈塔市東黑山屯村水稻合作社,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搭乘傳送帶進入棚內,農戶李榮光將育秧盤上的秧苗擺得整整齊齊?!斑M棚咱就不怕了。啥時候能移栽到地里,咱還得等氣象部門的預報哩!”李榮光笑著說。
原來,李榮光清明前從大喇叭里聽說今年雨雪多、氣溫不穩定、需要搶農時,便趕緊組織農戶加快農耕準備,搶著晴天整地翻土、篩育苗土、搭棚育苗。準確、及時的氣象信息就像一顆定心丸,讓李榮光們心中有數,心里有底。
4月中旬,遼寧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啟動春耕春播氣象專題服務,分區域、分作物、分時段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為打贏夏糧豐收這關鍵一仗再添把力。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東北地區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在氣象工作者的全力保障下,春耕備耕正有序推進。
讓我們期待金秋,喜看稻菽千重浪!
相關閱讀
-
打通海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保障...
近日,經蘭州海關所屬平涼海關檢驗合格,由平涼圣梯對外貿易服務有... -
方艙內,我們向陽而生
光明日報訊作為上海疫情中最可愛的一群人,志愿者們活躍在包括方艙... -
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人民日報消息上海4月26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數量,總數較25日進一步減... -
她的聲音,為何溫暖許多人
新民晚報報道今天傍晚,一段名為《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全程滬語聽... -
江西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6例 本土無...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26日0-24時,江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5例... -
三部門:到2022年底力爭國家區域醫療中...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日...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學生2022-11-25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2022-11-25
- 焦點快播:“外國人講安徽故事·合肥站”宣2022-11-25
- 2022黃山旅游節推出14項主題活動2022-11-25
- 世界微速訊:以群眾口碑檢驗富裕江西幸福江2022-11-25
- 內雙畫眼妝選擇什么樣的眼影?內雙眼妝怎么2022-11-25
- 眼影選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影是不是越貴2022-11-25
- 深邃歐式眼妝教程 歐美上挑眼線怎么畫?-2022-11-25
- 環球觀熱點:中分劉海怎么打理好看?哪些中2022-11-25
- 適合中分發型的臉型有哪些?2022年短發發型2022-11-25
- 全球今熱點:中分發型有哪些優勢?方形臉適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一款?|全2022-11-25
- 中分適合什么臉型?劉海中分怎么處理?2022-11-25
- 劉海分開合不上怎么恢復?去理發店可以嗎?2022-11-25
- 【世界新要聞】圓臉臉型特點是什么?圓臉適2022-11-25
- 不想中分怎么變回來?哪些臉型留中分發型不2022-11-25
- 環球熱推薦:中分劉海留煩了想換發型怎么辦2022-11-25
- 熱點聚焦:劉海中分怎么解決?劉海剪厚了怎2022-11-25
- 如何讓頭發快速生長?剛染完頭發第二天就洗2022-11-25
- 男士中分適合燙大卷還是小卷?男生燙發發型2022-11-25
- 自然卷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護發產品?自然卷該2022-11-25
- 月餅分著吃寓意好嗎?為什么說月餅吃多了也2022-11-25
- 月餅能煎著吃嗎?月餅的吃法有哪些?|環球2022-11-25
- 中秋節該怎么送禮?中秋節后天氣會轉涼嗎?2022-11-25
- 月餅烤完很硬怎么回事?月餅的好壞主要看什2022-11-25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