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守“滬”——記方艙醫院里的援滬醫療隊
光明日報上海4月14日電上海本輪疫情形勢嚴峻而復雜,為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推進“四應四盡”,上海已建成逾百個方艙醫院,床位數超過16萬張。
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援滬醫療隊相繼抵達上海,與上海本地醫療隊在各大方艙醫院內并肩作戰,盡心盡力救治感染者,與病毒進行著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賽跑。
同心“守滬”,使命必達
“正因為有你們幫忙分發餐食,隔離人員的飲食才變得如此準時而規律……”4月13日上午,上海臨港方艙,首批328位患者康復出院。在給患者志愿者的一封感謝信中,浙江省援滬醫療隊二隊的醫護人員如此寫道。
“4月7日凌晨5點起,我們開艙收治病人,幾個小時后就收滿了432張床位。”浙江省援滬醫療隊二隊領隊陳作兵介紹。
兩年多前,陳作兵所在的浙大一院(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團隊曾馳援武漢。這一次,他又帶著包括全科醫學、護理、心內科和康復等專業的醫護團隊前來援助上海。
陳作兵介紹,浙江省援滬醫療隊二隊一共150人,15人一組,管理著700多張床位——平均下來,每一班一個人就得管大約50張床位。如何進行有效管理?這成為擺在陳作兵面前的一個問題。“我們在方艙內組建了一支近60人的志愿者隊伍,形成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模式。如此一來,管理反而更加細致,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好的環境。”
“這一次,精細化管理也是我們的特點。”浙江省援滬醫療隊三隊隊長張茂說。盡管方艙內收治的都是無癥狀和輕癥患者,但他們對各種情況都進行了充分考慮,尤其是針對最危急情況的底線保障。“出發前我們從杭州帶來搶救設備,有監護儀、除顫儀、復蘇儀、骨髓腔通路、氣管插管裝置等,一旦病人需要緊急處理,我們都有明確預案并進行過演練。”
此外,他們還對入院后的患者進行全面篩查,為有基礎疾病和特殊情況的患者建立“檔案”。在醫護人員交接班時,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交接重點關注患者的情況。
最近,在浙江省援滬醫療隊五隊負責的方艙里,一位年輕女患者的情緒明顯低落。領隊吳高俊得知后,立即聯系精神衛生科專家進行線上心理疏導,及時幫助患者紓解負面情緒。
“需要幫忙,儂叫我!”“謝謝儂!”吳高俊說,這是自己在方艙內聽到最多的兩句話,“這讓我感到,我們是在同心‘守滬’”。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最近,上海市徐匯區石龍路方艙醫院的“方艙教室”有點火。
“我們昨天又建了一間,現在已經有三間了。”山東省援滬醫療隊護理領隊、石龍路方艙醫院院長王曉云說。這家醫院有1500多張床位,自4月9日開艙以來,已有30多名學生進艙治療。
看到孩子們在床上上網課,趴在床上寫作業,王曉云有點兒心疼。有家長提出,可不可以建個“方艙教室”?醫療隊員們一合計,說干就干,兩個房間很快就被清理出來,并進行了全面消殺。醫療隊還向屬地申請了網絡設備和課桌椅。
4月11日,“方艙教室”開課了!“有志愿者輔導,休息時還領著玩游戲。”每次路過,王曉云都很欣慰。
離石龍路方艙醫院不遠,是山東省援滬醫療隊接管的龍耀路方艙醫院。4月3日夜,楊金蘋隨隊抵達上海。隨后,她被任命為龍耀路方艙醫院護理部主任。一開始,她經常凌晨兩點多才能躺下,四五點就會被電話叫醒。4月13日,首批31名患者康復出院。14日,從零點到早晨6點,楊金蘋滿足地睡了6個小時。
“平時,大家在群里互相鼓勵,聊得很熱鬧。”楊金蘋所說的“群”,是一個叫“魯滬一家親”的微信群。方艙內,醫護人員要“全副武裝”,對患者的需求很難一一滿足。按以往經驗,大家在防護服上貼上二維碼,患者可掃碼入群,由在艙外休息的人員進行答復,以便讓患者焦慮的心情能夠及時得到緩解。
山東省援滬醫療隊隊員曹偉,2020年年初曾馳援武漢。不久前,援鄂群里發布通知,號召大家支援上海,曹偉立馬響應。來到龍耀路方艙醫院后,曹偉和隊員們還給患者帶來了紅蘋果等山東特產。
截至14日8時,山東省援滬醫療隊接管的三家方艙醫院已康復出院210人。“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是曹偉和1100余名隊友的共同信念。
“來自武漢,我們放心”
4月12日,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W3艙,500多名患者治愈出艙。湖北省援滬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成了現場“明星”,治愈的患者們爭相與“大白”們合影。
“這一次,我們把武漢的戰疫經驗帶了過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新國博方艙醫院W3艙執行院長李志強說。兩年多前,他曾任武漢最大方艙——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副院長。
“4月6日接管這個方艙后,我們發現有的患者情緒比較焦慮。”不過在李志強看來,這很正常。依照武漢的經驗,他們帶著大家跳廣場舞,做中醫操和八段錦,畫漫畫……李志強說,這樣的形式能給患者帶來積極體驗,可以愉悅身心,而且適當增加運動量,對病情早日康復有幫助。
“有位患者聽說我們是從武漢來的,直說我們有經驗,很放心。”在方艙內,李志強這個團隊的工作量可不小。“每天給1000多位病人做核酸,大約需要3小時,之后還要安排出入院等工作。”經歷過武漢抗疫的護理團隊負責人方燕紅說。
如何讓方艙更有溫度?在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W2艙,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援滬醫療隊隊員周瑩、董水林和蔣玲,在交接班后來到所負責的區域,詢問孩子們上網課的情況。“我在家經常輔導孩子,能幫得上這些伢們。”周瑩說,隊員中碩士、博士較多,完全可以用業余時間輔導孩子們做功課。
此次上海疫情,湖北省援滬醫療隊共派出1311人。“兩年多前,武漢抗疫時,上海曾用無私大愛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如今,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前來支援,必將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一位湖北省援滬醫療隊隊員感慨。
短評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截至4月12日,國家衛健委已從全國16個省份調派醫務人員4萬余名和每日238萬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醫務人員一起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核酸檢測等工作。
全國守“滬”的背后,我們看到了深植于中華民族血脈的“與子同袍”情義,看到了我們黨和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們堅信,不管病毒有多無情,只要有14億人守望相助,有14億人共克時艱,我們就一定能打好打贏這場大仗硬仗。?
相關閱讀
-
打通海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保障...
近日,經蘭州海關所屬平涼海關檢驗合格,由平涼圣梯對外貿易服務有... -
方艙內,我們向陽而生
光明日報訊作為上海疫情中最可愛的一群人,志愿者們活躍在包括方艙... -
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人民日報消息上海4月26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數量,總數較25日進一步減... -
她的聲音,為何溫暖許多人
新民晚報報道今天傍晚,一段名為《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全程滬語聽... -
江西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6例 本土無...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26日0-24時,江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5例... -
三部門:到2022年底力爭國家區域醫療中...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日...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學生2022-11-25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2022-11-25
- 焦點快播:“外國人講安徽故事·合肥站”宣2022-11-25
- 2022黃山旅游節推出14項主題活動2022-11-25
- 世界微速訊:以群眾口碑檢驗富裕江西幸福江2022-11-25
- 內雙畫眼妝選擇什么樣的眼影?內雙眼妝怎么2022-11-25
- 眼影選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影是不是越貴2022-11-25
- 深邃歐式眼妝教程 歐美上挑眼線怎么畫?-2022-11-25
- 環球觀熱點:中分劉海怎么打理好看?哪些中2022-11-25
- 適合中分發型的臉型有哪些?2022年短發發型2022-11-25
- 全球今熱點:中分發型有哪些優勢?方形臉適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一款?|全2022-11-25
- 中分適合什么臉型?劉海中分怎么處理?2022-11-25
- 劉海分開合不上怎么恢復?去理發店可以嗎?2022-11-25
- 【世界新要聞】圓臉臉型特點是什么?圓臉適2022-11-25
- 不想中分怎么變回來?哪些臉型留中分發型不2022-11-25
- 環球熱推薦:中分劉海留煩了想換發型怎么辦2022-11-25
- 熱點聚焦:劉海中分怎么解決?劉海剪厚了怎2022-11-25
- 如何讓頭發快速生長?剛染完頭發第二天就洗2022-11-25
- 男士中分適合燙大卷還是小卷?男生燙發發型2022-11-25
- 自然卷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護發產品?自然卷該2022-11-25
- 月餅分著吃寓意好嗎?為什么說月餅吃多了也2022-11-25
- 月餅能煎著吃嗎?月餅的吃法有哪些?|環球2022-11-25
- 中秋節該怎么送禮?中秋節后天氣會轉涼嗎?2022-11-25
- 月餅烤完很硬怎么回事?月餅的好壞主要看什2022-11-25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