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花都”彰顯獨特魅力——COP15將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于金秋十月在云南昆明舉行,全球代表將共襄盛會,一同繪就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
場館布局清晰明確、專業技術保障到位……目前,大會籌備工作正全力推進,綠色、智能、節約、安全的辦會理念也將讓“春城花都”彰顯獨特魅力。
“動植物王國”迎盛會
近期,原本棲息在云南西雙版納的一群野生亞洲象一路向北,進入昆明轄區,引發廣泛關注。象群一路游走,中國政府與民眾一路精心管護,護象行動得到世界肯定。云南拯救瀕危物種亞洲象的故事也溫暖全球,引發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注。“一路象北”也成為COP15這樣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為何選在云南舉辦的答案注腳。
專家介紹,云南是北半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高等植物19333種,約占全國的50.3%;脊椎動物2273種,約占全國的49.5%;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1種,占全國的41.0%;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42種,占全國的57.1%……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物種基因庫”的云南,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云南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地位十分重要。”COP15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岳修虎說,云南國土面積占全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傣族群眾,世代傳頌著這句諺語,也向人們傳遞著最為樸實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不只是傣族群眾,云南許多民族,都有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密切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岳修虎說。
實施極小種群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立自然保護區166處,出臺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發布省級生物物種名錄、生物物種紅色名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趙永平說,云南嚴格保護最原真、最珍稀、最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
2016年,在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COP13)宣布我國獲得COP15舉辦權。2018年底,生態環境部組織對昆明等4個辦會備選城市進行考察調研。2019年2月,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會議上,綜合考慮4個辦會備選城市生物多樣性、氣候和環境空氣質量等因素,確定大會舉辦地為昆明。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說,選擇在昆明辦會,是希望可以讓全球朋友見證生物多樣性給云南人民帶來的幸福感,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同時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新思路。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我國是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作為COP15的東道國,中國將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此次大會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大會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是繼“愛知目標”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減少對自然的直接破壞和影響,讓地球村每一位居民認識到自己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應有的作為和努力,需要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居民攜手行動。”云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段昌群說,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初心所在,是出發點,也是努力的目標。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系統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建立,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估有序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參與度和公眾意識不斷提高。
岳修虎說,呵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云南健全保護體系,夯實保護法治基礎,共建共享綠色家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云南建成亞洲最大的野生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野生植物種子逾萬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說,此次大會將向全球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績,同時也能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加強和深化國際合作。
伊麗莎白·穆雷瑪去年初到昆明考察完籌備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中國能為世界提供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中國所倡導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共同愿望。”
岳修虎說,大會的主題具有全球意義,在對未來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的引領上站到了制高點,成為各締約國的共識,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綠色、智慧、節約、安全”
COP15會議籌備工作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自從被確定為COP15的舉辦地以來,盡管面臨著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云南始終精心做好籌備工作。
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云南為籌備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場館布局清晰明確,設施設備讓人印象深刻,充足的辦會經驗、專業的技術保障和順暢的溝通協調始終貫穿于整個籌備工作。
昆明的寶豐半島濕地是COP15生物多樣性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之一。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西南分院常務副院長盧春霞介紹,寶豐半島濕地建設內容包括云南本土植物群落營建、土著特有魚類復育、本土禽類招引等,通過生態修復形成“水生-濕生-陸生”復合生態帶,達到恢復和保護滇池湖濱生物多樣性、營造生物物種庫的總體目標。
記者近日在寶豐半島濕地的觀鳥廊看到,不時有白鷺飛到濕地水塘覓食,飛鳥、濕地與遠處的湖泊,構成一幅優美恬靜的自然畫卷。昆明市官渡區水務局湖濱濕地管理中心負責人牛永剛介紹,濕地栽種了大果棗、野柿子等本土果木品種,還投放了金線鲃等滇池土著魚種。
“種植果木、投放小魚小蝦,可以吸引鳥類前來覓食。”牛永剛說,項目建成后,將營造出昆明大觀樓長聯中所描繪的“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滇池盛景。
“綠色、智慧、節約、安全,這是我們籌備大會的宗旨。”COP15云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崔質濤說,特別是綠色辦會將成為一大亮點,目前已研究制定大會的碳中和方案。
“大會將不提供紙杯等一次性用品,每位參會人員都有一個寫著自己名字的玻璃杯,會議材料也將盡量無紙化,代表也要做到綠色出行。”崔質濤說,大會結束后將邀請國際第三方機構對會議的碳排放進行評估,爭取實現碳中和。
據介紹,大會的會場區域已實現5G信號全覆蓋,實現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智能手段服務大會。岳修虎說,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確保安全。
(記者 王長山 吉哲鵬 龐明廣 趙珮然)
相關閱讀
-
打通海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保障...
近日,經蘭州海關所屬平涼海關檢驗合格,由平涼圣梯對外貿易服務有... -
方艙內,我們向陽而生
光明日報訊作為上海疫情中最可愛的一群人,志愿者們活躍在包括方艙... -
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人民日報消息上海4月26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數量,總數較25日進一步減... -
她的聲音,為何溫暖許多人
新民晚報報道今天傍晚,一段名為《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全程滬語聽... -
江西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6例 本土無...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26日0-24時,江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5例... -
三部門:到2022年底力爭國家區域醫療中...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日...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
- 環球熱消息:糖尿病人能吃玉竹嗎?高血壓患2022-11-25
- 玉竹可以降血糖嗎?玉竹能增強抵抗力嗎?:2022-11-25
- 焦點速訊:玉竹可以和紅棗一起吃嗎?玉竹有2022-11-25
- 玉竹可以治結石嗎?玉竹可以治便秘嗎?|天2022-11-25
- 當前滾動:玉竹生長環境是這樣的?玉竹性狀2022-11-25
- 世界視點!玉竹泡水喝泡多少?玉竹泡水喝有2022-11-25
- 玉竹粥怎么做?玉竹可以泡茶嗎? 快資訊2022-11-25
- 每日消息!玉竹有什么功效?服用玉竹的注意2022-11-25
- 今日熱聞!沙參玉竹湯怎么做好?沙參玉竹湯2022-11-25
- 三文魚籽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三文魚籽怎么2022-11-25
- 吃三文魚籽有什么好處?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保存?魚子醬為什么容易腐敗?2022-11-25
- 全球速看:魚籽怎么做沒腥味?魚籽有哪些營2022-11-25
- 天天微速訊:玉竹產地有哪些?玉竹茶能長期2022-11-25
- 玉竹泡水喝有副作用嗎?玉竹功效與作用2022-11-25
- 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食用魚子醬需要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魚子醬好壞怎么看?魚子醬怎么吃比較好?|2022-11-25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