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沿海地市海上牧場貸款余額逾325億元
漁民在廣東陽江大鑊島深水網箱養殖基地作業(資料圖)。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 供圖
隨著海洋經濟的蓬勃發展,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成為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舉措。廣東全力推進現代化海上牧場建設,相關統計顯示,廣東省海水產品養殖產量增速連續兩年創近十年新高,其中海水魚養殖產量占全國產量近一半。
據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介紹,2024年,廣東銀行機構積極響應海洋經濟發展需求,顯著加大對海上牧場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數據顯示,海水養殖貸款累計支持市場主體達1.8萬戶。此外,通過“再貸款+貼息”等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24年,廣東海上牧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05%,較上一年下降21個基點。
廣東陽江海域海水養殖場收獲現場(資料圖)。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 供圖
其中,茂名農商行通過“再貸款+政府貼息鄉村振興貸”組合,為水產養殖企業發放年利率為3.6%的貸款,加速新場地建設進度。建設銀行揭陽分行針對擁有海上牧場相關專利的企業給予利率優惠,年化利率為3.6%并支持專利貼息1%等。
針對海上牧場不同環節的需求,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推出豐富多樣的信貸產品,“海洋漁業貸”“蠔享貸”“塑膠網箱貸”等相繼落地。其中,農業銀行陽江市分行推出“海洋牧場冷鏈貸”,單戶最高信用額度可達1000萬元。在珠海市現代化海上牧場先行示范產業園,農業銀行珠海分行以固定資產貸款方式發放貸款超3000萬元,助力養殖業產業化。
2024年末,廣東出臺全國首個海洋漁業全產業發展規劃,海上牧場建設迎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表示,將進一步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海洋產業聚集,加速資金鏈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廣東海上牧場在藍色經濟領域釋放更大潛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企業年金費用由誰繳納?退休后領取需要...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 -
美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 商務部:...
在今天(13日)下午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 -
商務部:相關司局已向沃爾瑪公司了解有...
3月13日電 13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有報道稱... -
美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 商務部:...
在今天(13日)下午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 -
廣東沿海地市海上牧場貸款余額逾325億元
近日,有報道稱商務部等部門約談沃爾瑪。沃爾瑪被約談的原因,是其... -
寧夏固原實現食用菌自主育種
這幾天,在位于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的閩寧食用菌產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
- 企業年金費用由誰繳納?退休后領取需要繳納2025-03-14
- 美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 商務部:堅2025-03-14
- 商務部:相關司局已向沃爾瑪公司了解有關情2025-03-14
- 美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 商務部:堅2025-03-14
- 廣東沿海地市海上牧場貸款余額逾325億元2025-03-14
- 寧夏固原實現食用菌自主育種2025-03-14
- 四川:2024年消費者滿意度總指數85.07分 2025-03-14
- 河南今年前2個月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超26%2025-03-14
- 廣西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標準化研究與合作交流2025-03-14
- 西屋電氣未來家居電力管理新風尚2025-03-13
- 固態電池開啟量產倒計時2025-03-13
- 中西部省份發力修運河 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2025-03-13
- 今年前2月國開行水利和水資源貸款發放增長62025-03-13
- 多地醫院推廣“免陪護”服務,價格如何細化2025-03-13
-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這些金融舉措來了→2025-03-13
- “觸網”銀發族如何防范網絡騙局2025-03-13
- 網絡主播協議怎么簽?是員工還是合作伙伴?2025-03-13
- 傳統業務下滑 亞信科技CEO回應:積極應對2025-03-13
- 海內外逾500家無人機企業將匯聚第九屆世界2025-03-13
- 山西省就業大數據智慧服務平臺啟動2025-03-13
- 廣東啟動“跨境電商拓展新市場”專項行動2025-03-13
- “生態綠”變身產業聚集“聚寶盆” 增“綠2025-03-13
- 春日經濟“牽手”慢旅行 釋放“銀發經濟”2025-03-13
- 四川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實現首批并網發電2025-03-13
- 今年前2個月京津冀地區出口同比增長2.1%2025-03-13
- 廣東啟動“跨境電商拓展新市場”專項行動2025-03-13
- “綠色直播間”撬動浙江美妝直播“優質”轉2025-03-13
- 西安多措并舉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促房地產市2025-03-13
- 成都至尼泊爾博克拉定期國際包機將開通2025-03-13
- 重慶首批食用藥食同源進口商品順利通關2025-03-13